[实用新型]可取出支撑架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20237290.6 申请日: 2009-10-15
公开(公告)号: CN201572218U 公开(公告)日: 2010-09-08
发明(设计)人: 周星;周泰立;罗丽飞 申请(专利权)人: 周星
主分类号: A61F2/82 分类号: A61F2/82;A61F2/90;A61L31/02;A61L31/04;A61L31/06;A61L31/12;A61L31/16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取出 支撑架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体腔管切除后重建时或腔管吻合时使用的临时性支撑架,特别是食管重建,或气管重建,或尿道重建,或食管-食管吻合,或肠-肠吻合等情况下使用的可取出支撑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进行食管重建或气管重建时,经常使用医用硅胶管作为临床性的支撑,来防止组织的塌陷,而在尿道重建时,则插入硅胶导尿管,来防止组织的塌陷。由于这种医用硅胶管太薄时支撑力不够,太厚时内孔直径不够大或质量太重,此外,硅胶管作为临床性的支撑还容易移位、滑落。另外,无论是食管重建,或气管重建,或尿道重建,或食管-食管吻合,或肠-肠吻合等情况下新生组织都会产生狭窄,硅胶管的支撑力不够,如果采用常规的塑料支架和金属支架来支撑,虽然其支撑力够,但其柔顺性不好,对于有蠕动的腔管,如:食管、气管、肠道等,经常发生移位或滑落,失去支撑作用或导致吻合口瘘。特别是用不带膜的金属支架支撑时,肉芽组织向金属支架内生长,时间大于1个月,不带膜的金属支架很难取出。而现有技术的带膜金属支架,其薄膜材料通常用医用硅胶或聚氨酯材料,其薄膜粘附在金属丝上,金属支架的蠕动被薄膜材料约束,造成其柔顺性差,经常发生移位或滑落,失去支撑作用或导致吻合口瘘。

因而,现有技术中还缺乏一种专门用于食管重建,或气管重建,或尿道重建,或食管-食管吻合,或肠-肠吻合等情况下使用的临时性支撑架,它既能提供给新生腔管的依附、爬行,能促进新生腔管生长,并为新生腔管的生长,黏膜上皮化和疤痕组织稳定提供足够的支撑时间,并在新生腔管黏膜上皮化和疤痕组织稳定后,又能方便地通过无创伤或微创伤的方式取出或拆除,而现有技术中尚无这种可取出支撑架,需要提供新的设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取出支撑架,用于人体腔管切除后进行重建或吻合时的临时支撑,能诱导出新生腔管,且为新生腔管的生长,黏膜上皮化和疤痕组织稳定提供足够的支撑时间,并在新生腔管黏膜上皮化和疤痕组织稳定后能方便地通过无创伤或微创伤的方式取出或拆除。特别是用于:食管重建与损伤修复,或气管重建与损伤修复,或尿道重建与损伤修复,或食管-食管吻合,或肠-肠吻合,鼻腔重建与损伤修复、外耳道重建与损伤修复等情况下的临时支撑。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可取出支撑架,是能在人体中植入的有弹性的薄壁管状物,含有:

A.支架,设置为有弹性的薄壁网状支架;

B.内膜,由医用柔性材料制造,设置在支架的内壁;

C.外膜,由医用柔性材料制造,设置在支架的外壁;

内膜与外膜的结合部设置在支架的网孔中;支架设置在于内膜与外膜非连接部形成的空间内。支架与内膜或外膜不粘连,可以自由蠕动。

所述支架是医用弹性材料丝或纤维编织成的网状结构薄壁管体,或是经过数控加工后形成的能弯曲的有弹性的医用弹性材料网状结构薄壁管体;或是经过激光雕刻后的能弯曲的有弹性的医用弹性材料网状结构薄壁管体;所述医用弹性材料,至少选自:镍钛形状记忆合金(Nitinol合金)、β钛合金、医用不锈钢、医用锆合金,医用锆铌合金、医用钛锆铌合金、无镍钛基形状记忆合金、弹性高分子材料。

进一步,支架,通过单丝弯曲形成的U型节,一个U型节套一个U型节地连接在一起,形成可拆卸的网格支架。

用于制造所述内膜与外膜的医用柔性材料,至少选自,医用硅胶、聚氨酯、聚四氟乙烯,纤维增强性医用柔性高分子材料、生物降解材料,及多层材料复合膜等医用材料。

进一步,所述内膜与外膜采用不同材料制造。如内膜可以采用生物降解材料来制造,而外膜可以采用不降解材料来制造。

所述外膜的外壁上涂覆有可吸收涂层。

进一步,所述可吸收涂层含有生物降解材料;所述生物降解材料至少选自:聚乳酸、聚羟基乙酸、聚羟基丁酯、聚酸酐、聚己内酯、聚偶磷氮、聚磷腈、聚氨基酸、假聚氨基酸、聚原酸酯、聚酯尿烷、聚三亚甲基碳酸酯、聚乙二醇、聚对二氧六环酮、壳聚糖、胶原、明胶、透明质酸、甲壳素、海藻酸盐、藻酸钙凝胶、脱细胞基质、生物玻璃,及其共聚物或混合物。

所述可吸收涂层含有生长因子;所述生长因子至少选自:血小板类生长因子(血小板来源生长因子,PDGF;骨肉瘤来源生长因子ODGF)、表皮生长因子类(表皮生长因子,EGF、转化生长因子,TGFα和TGFβ)、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αFGF、βFGF)、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GF-I、IGF-II)、神经生长因子(NGF)、白细胞介素类生长因子(IL-1、IL-2、IL-3等)、红细胞生长素(EPO)、集落刺激因子(CSF),及其混合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星,未经周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372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