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沉板式音频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37510.5 | 申请日: | 2009-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409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发明(设计)人: | 方彩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方彩菊 |
主分类号: | H01R12/16 | 分类号: | H01R12/16;H01R13/70;H01R13/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板式 音频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音频连接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沉板式音频连接器。
背景技术:
消费性电子产品通常具有音频连接器,以使使用者选择外部音频设备或电子产品自备的音频播放设备收听其播放的声音。音频连接器通常具有一壳体和固定在壳体上的端子组;所述端子组中,与电子产品自带的扬声器连接的端子称为连接端子,而在外部音频设备的插头插入音频连接器时,与插头接触,以将音频信号输送至外部音频设备,并切断与所述连接端子连接的端子称为开关端子;音频连接器一般通过所述端子组的插脚焊接在电路板上。
近年来,随着各种轻巧型电子数码产品的问世,如移动电话、PDA,MP3、及笔记本计算机等电子数码产品的发展,音频插座连接器在这些产品上的应用更显重要。然而,如上所述,现有的音频连接器是通过所述端子组的插脚焊接在电路板上的,亦即是说,所述音频连接器是迭置在电路板上的,这种安装方式的音频插座连接器形体较大,占用了电子产品的有限空间,故不利于现代电子产品的轻、薄、短、小的发展趋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以节约安装空间且连接稳固的沉板式音频连接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沉板式音频连接器,它包括一绝缘壳体,该壳体上开设有供音频插头插入的插接孔,所述壳体内固设有多组端子组;每组端子组包括相互触接的开关端子和连接端子,所述开关端子伸入所述插接孔内;所述壳体下部两侧分别开设有台阶状缺口,所述端子组的插脚分别设置在所述缺口内,所述插脚下端不超出所述壳体底端。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包括:
所述开关端子和连接端子分设在所述壳体的两侧;所述开关端子远离插脚的一端抵压在所述连接端子上端,所述开关端子的中部向壳体轴心弯折并伸入所述插接孔内。
所述开关端子中部凸设有与所述音频插头接触的触点。
所述开关端子抵压连接端子的一端亦凸设有与所述连接端子接触的触点。
所述连接端子上端向下弯折有一弧形部,所述开关端子与连接端子接触的触点抵压在所述弧形部的弧面上。
所述端子组插设在壳体内。
所述壳体在每相邻两组端子组之间设置有绝缘隔板。
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四组端子组。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包括一绝缘壳体,该壳体上开设有供音频插头插入的插接孔,所述壳体内固设有多组端子组;每组端子组包括相互触接的开关端子和连接端子,所述开关端子伸入所述插接孔内;所述壳体下部两侧分别开设有台阶状缺口,所述端子组的插脚分别设置在所述缺口内,所述插脚下端不超出所述壳体底端;这样,所述壳体自所述缺口的台阶顶面以下的部分均可嵌设在电路板内,即实现部分壳体沉入安装在电路板上,从而减小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空间;安装后,壳体与电路板之间除了通过所述插脚的焊接外,还通过嵌入电路板的部分壳体与电路板间的相互约束而保证本实用新型固定安装在电路板上,连接稳固。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见附图1、2、3所示,这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一种沉板式音频连接器,它包括一绝缘壳体1,该壳体1上开设有供音频插头插入的插接孔11,所述壳体1内固设有多组端子组;每组端子组包括相互触接的开关端子21和连接端子22,所述开关端子21伸入所述插接孔11内;所述壳体1下部两侧分别开设有台阶状缺口12,所述端子组的插脚23分别设置在所述缺口12内,所述插脚23下端不超出所述壳体1底端。
本实用新型在安装时,电路板上预先开设好与所述壳体1下部相匹配的槽体,所述壳体1即安装在该槽体内,所述缺口12的台阶顶面与电路板的表面平齐,所述壳体1嵌入所述槽体后,所述端子组的插脚23接入电路板中,并焊接在电路板上,即完成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由于部分壳体1沉入安装在电路板上,从而减小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空间;安装后,壳体1与电路板之间除了通过所述插脚23的焊接外,还通过嵌入电路板的部分壳体1与电路板间的相互约束而保证本实用新型固定安装在电路板上,连接稳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方彩菊,未经方彩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375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架空配电线路引雷装置
- 下一篇:一种铝极耳转镍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