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散热效率高的电热取暖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37682.2 | 申请日: | 2009-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369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吴敬开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敬开 |
主分类号: | F24D13/00 | 分类号: | F24D13/00;F24D19/06;F24D13/02 |
代理公司: | 广东世纪专利事务所 44216 | 代理人: | 刘润愚 |
地址: | 528323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容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散热 效率 电热 取暖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取暖器,特别是一种散热效率高的电热取暖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售的电热取暖器大都由外壳、发热管和反射板等组成,由于发热管以电热丝为加热元件,存在热效率低、使用寿命短等缺点,难以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要。为此不少厂家纷纷采用以电热板为加热元件,以达到提高热效率及延长其使用寿命的目的。但是这些电热取暖器大都是靠空气自然对流传热或靠热辐射传热,这种传热方式存在传热损失大、传热速度慢等缺点,一般只适用于局部取暖,不能实现大范围或对整个室内的取暖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能加快室内空气的对流而有效提高发热元件的散热速度和扩大散热范围,而且又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的散热效率高的电热取暖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散热效率高的电热取暖器,包括外壳体、呈竖向装置于该外壳体内腔的电热板及装置于该外壳体上的控制开关,其中所述外壳体的至少一面开有散热窗口,其特点是所述外壳体内位于电热板的下方设有用于加强空气热对流的风机组件,该风机组件包括位于所述电热板下方的风轮、与风轮连接的驱动电机及位于该风轮与电热板之间的用于导风的风道部件,所述外壳体的底部上开有进风口。
其中上述风轮为贯流风轮,上述风道部件为位于上述电热板的下方位置并外罩于上述风轮上的导风罩,该导风罩的顶端为导风网栅,上述电机装置于该导风罩的一端部。
为使本实用新型结构更可靠,上述外壳体包括底座及装置于该底座上方的两侧壳、装置于两侧壳之间的带散热窗口的防护罩,且所述两侧壳的内侧上分别设有定位侧板,上述电热板、防护罩和风道部件通过所述两定位侧板而可靠连接于所述两侧壳上。
为使本实用新型中的电热板可两面取暖、热能大、热能利用率高,上述电热板2包括至少两块可与电源线电连接的电阻片、包覆在电阻片两面上的耐热绝缘层、反射板,其中所述反射板夹装在所述两电阻片之间的两耐热绝缘层间而使两电阻片产生的热量向两面反射出来。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在外壳体内电热板的下方设置由风轮、位于该风轮与电热板之间的风道部件及驱动电机等组成的风机组件结构,使得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过程中,可通过风轮和风道部件产生气流,以加强风道部件上方电热板附近空气的热对流和加快室内空气的对流,从而达到有效地提高电热板的散热速度和扩大散热范围、散热效率高的目的,并且本实用新型又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使用寿命长,有效地解决了现有的电热取暖器要么热效率低、使用寿命短,要么传热损失大、传热速度慢等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热效率高、使用寿命长,既可应用于局部取暖,又可实现大范围或对整个室内的取暖要求。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散热效率高的电热取暖器,包括外壳体1、呈竖向装置于该外壳体1内腔的电热板2及装置于该外壳体1上的控制开关,其中所述外壳体的至少一面开有散热窗口13,为有效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散热速度和扩大散热范围,所述外壳体1内位于电热板2的下方设有用于加强空气热对流的风机组件,该风机组件包括位于所述电热板2下方的风轮3、位于该风轮3与电热板2之间的用于导风的风道部件4及连接于风轮3上的驱动电机5,所述外壳体1的底部上开有进风口,使得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过程中,可通过风轮3和风道4产生气流,以加强风道上方电热板2附近空气的热对流和加快室内空气的对流,从而有效地提高电热板2的散热速度和扩大散热范围,散热效率高,并且本实用新型又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使用寿命长,有效地解决了现有的电热取暖器要么热效率低、使用寿命短,要么传热损失大、传热速度慢等问题。其中上述风轮3为贯流风轮,其材料可以是塑料或金属,上述风道部件4的优选方案为位于上述电热板2的正下方位置并外罩于上述风轮3上的导风罩,该导风罩的顶端为导风网栅,上述驱动电机5装置于该风道部件4的一端部上。为使本实用新型结构更可靠,上述外壳体1包括底座15及装置于该底座15上方两侧的两侧壳12、12、装置于两侧壳12、12之间的带散热窗口的防护罩11、底板7,且所述两侧壳12、12的内侧上分别设有定位侧板14,上述电热板2、防护罩11和风道部件4通过所述两定位侧板14而可靠连接于所述两侧壳12、12上,上述进风口由开设于该底板7上的网栅形成,上述控制开关装置于上述侧壳12上。上述防护罩11为网状罩体或至少一边开有散热窗口的金属壳体。如当上述电热板2采用单面发热板时,上述防护罩11可为单边开散热孔或单边和顶部开散热窗口的罩体;当上述电热板2采用双面发热板时,上述防护罩11可为两边开散热孔或两边和顶部均开散热窗口的罩体。当上述防护罩11的顶端开有散热窗口时,上述电热板2的上方与散热窗口之间设有带导风网栅的导热板6。并且为使防护罩11与上述定位侧板14安装方便,上述防护罩11的两侧边和上述定位侧板14上设有可配合扣置的卡扣结构。如图3所示,上述卡扣结构包括设置于上述防护罩11的两侧边上的至少两个向内弯折的卡钩111及相应设置于上述定位侧板14两侧边上的卡口142,该防护罩11通过其两侧的卡钩111与定位侧板14上的卡孔的配合卡置而可靠连接于定位侧板14上。为使电热板2与上述外壳体1的连接更可靠,本实用新型还可在上述电热板2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连接支架8,上述电热板2通过所述连接支架8的两端与上述两定位侧板14的配合装置而连接于上述左、右侧壳12、12上。为进一步的加强电热板2与上述外壳体1连接的可靠性,上述定位侧板14上位于电热板2的两侧位置设有限位块141结构。上述电热板2为云母片发热元件,并且可根据需要采用一片或多片云母片发热元件并行排列而成。为使本实用新型中的电热板2可两面取暖、热能大、热能利用率高,上述电热板2包括至少两块可与电源线电连接的电阻片、包覆在电阻片两面上的耐热绝缘层、反射板,其中所述反射板夹装在所述两电阻片之间的两耐热绝缘层间而使两电阻片产生的热量向两面反射出来。为了有效提高电热板单位面积上的热能功率,上述两电阻片的电输入部呈相对设置并通过接线柱的连接而使电阻片形成并联联接结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热效率高、使用寿命长,既可应用于局部取暖,又可实现大范围或对整个室内的取暖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敬开,未经吴敬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376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开关带有防触电保护套的挂壁式取暖器
- 下一篇:一种新型电磁炉锅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