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壶体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38208.1 | 申请日: | 2009-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424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发明(设计)人: | 容耀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容耀威 |
主分类号: | A47J47/01 | 分类号: | A47J47/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237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壶体,具体为一种烹饪用油壶的壶体结构。
背景技术
烹饪用具是涉及千家万户的日用品,载油壶是其中之一。油壶最令人烦恼的是油往外泄,污染壶体及周边的问题。
目前各种各样的烹饪油壶很多,有传统的,有新式的,也有防漏油的,但到现在为止,始终都未能杜绝油污的难题。造成油污的途径有很多,最常见的是斟油完毕后余油从壶嘴流出,也有从油壶组件结合的缝隙泄出,还有的是油蒸汽在油壶顶内积聚后形成液体往下渗出等问题。总之,漏油污染防不胜防。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新型的壶体,解决了壶嘴漏油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壶体,包括壶身和壶嘴,壶嘴末端向下方弯曲,弯曲角度接近直角。
作为改进,壶嘴末端的开口下沿短于开口上沿。
作为改进,在壶嘴末端的开口下沿内壁上,凸设有一条引流线,引流线与壶嘴导出液体的方向平行。
作为改进,还包括一壶盖,顶部呈凹凸状,中间设有提手,壶盖与壶身之间为内塞结构。
作为改进,在壶身内设有可装卸的内隔层,内隔层的一侧开有连通壶身内腔的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壶嘴设计独特、结构巧妙,可把斟油完毕后壶嘴的余油导流回壶内;壶嘴设计的流量充足,出油流量足速度快而不漏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壶体结构参见图1、图2,由壶盖1和壶身2组成,壶盖顶部呈凹凸状,壶盖把手11设在顶部中间,壶盖与壶身之间为内塞结构,防漏性能好。
壶身2包括壶嘴21、把手22以及内隔层23,内隔层23为可装卸件,一侧有孔通往壶内。
壶嘴21的末端向下方弯曲,弯曲角度接近直角。壶嘴末端的开口下沿短于开口上沿。在壶嘴末端的开口下沿内壁上,凸设有一条引流线211,引流线与壶嘴导出液体的方向平行。
采用本实施例中的壶嘴结构,在倒油完毕后,只需将壶体略微回提,壶嘴位置的油即可迅速导回到壶体内,在出口处不会有残余油滴滴出,防漏效果极佳;壶嘴的弯曲结构也不影响壶体导出油的速度。壶体整体设计合理,属免掀盖式,使用方便灵巧、美观耐用,制造材料采用塑料或金属两种款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容耀威,未经容耀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382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