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玻璃陶瓷器成型生产的离心甩制机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38232.5 | 申请日: | 2009-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07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发明(设计)人: | 黄再元;黄晓冬;林振纯;张益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再元 |
主分类号: | C03B19/04 | 分类号: | C03B1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5735 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 陶瓷器 成型 生产 离心 甩制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陶瓷器生产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玻璃陶瓷器成型生产的离心甩制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玻璃陶瓷器皿成型生产都是使用由母模和公模组成的模具,生产时在母模中加入玻璃陶瓷浆,然后将公模压入母模,使玻璃陶瓷浆充满模腔并使多余的玻璃陶瓷浆从合模后的缝隙之间挤出,两者之间的空隙就是成型的产品形状,在玻璃陶瓷浆凝固开模并取出成型产品后即是脱模成型。这种传统的模具成型方法因为玻璃陶瓷浆固化的速度很快,仅需几秒钟,公模挤压玻璃陶瓷浆时会使产品内腔的表面产生摩擦变得粗糙和不光滑,存在产品内表面光滑度差、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不稳定等缺点。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快速生产表面光滑的玻璃陶瓷器的成型离心甩制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玻璃陶瓷器成型离心甩制机,包括机架、管正器、转台、转盘和模具,若干个转盘在转台上呈环形分布,转台和转盘各自旋转,模具设在转盘上,管正器与机架固定。
所述转台最好为圆形。
所述转台和转盘分别由各自的电动机带动旋转。
在生产过程中,转台根据设定将转盘旋转至管正器下方,玻璃陶瓷浆通过管正器计量注入下方转盘上模具的中心点,模具在转盘的带动下进行旋转,利用模具的旋转离心作用,使玻璃陶瓷浆从中心向模具周边扩延,而且贴附在模面,确保各点厚度均匀;当模具面产生坡度时,玻璃陶瓷浆能顺坡度均匀展开,达到定型效果;由于生产过程中产品内表面无摩擦,最终产品的内表面呈现光滑。转盘在玻璃陶瓷浆完全注入模具后,根据设定,转台则旋转带动转盘离开,下一个转盘转到管正器下方,继续输入玻璃陶瓷浆,这样依次循环旋转输入;同时已输入玻璃陶瓷浆的转盘在转台带动旋转到设定的取出点时,产品已成型,就将模具中的产品取出,再继续由转台旋转进入新一轮工序。
为了加速产品的降温,本实用新型还可以设置降温装置,具体可以在产品的取出点设置风冷装置和水冷装置对模具和产品进行降温。
所述管正器和制冷装置是可以上下移动的,例如通过滑块固定在机架上进行上下滑动,便于操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生产的玻璃陶瓷器内表面光滑,产品质量稳定,生产速度快,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机架1、转台2、转盘3、模具4和管正器5,两个转盘3在转台2上呈环形分布,转台2和转盘3各自旋转,模具4设在转盘3上,管正器5与机架1固定。在生产过程中,转盘3上的模具4在转台2的旋转带动下,到图1右侧的管正器5所对应的位置注入玻璃陶瓷浆后,旋转至图1左侧处取出产品,然后再次由转台2旋转带动至管正器5所对应的位置注入玻璃陶瓷浆,依次循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再元,未经黄再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382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