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密封件及调色剂瓶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38325.8 | 申请日: | 2009-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315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1 |
发明(设计)人: | 林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06 | 分类号: | F16J15/06;G03G15/08 |
代理公司: | 珠海智专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62 | 代理人: | 张中 |
地址: | 51906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件 调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封件及使用这种密封件的调色剂瓶,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向电子照相成像装置提供成像用的调色剂的调色剂容纳瓶及专用于该调色剂瓶的密封件。
背景技术
复印机、激光打印机、传真机等电子照相成像装置使用细颗粒的调色剂作为显影剂。当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内的调色剂用完时,调色剂由调色剂瓶向电子照相成像装置输送。
众所周知,调色剂是非常细小的颗粒,在进行调色剂供给时,调色剂瓶放置进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内,并经一小开口逐渐向装置中的受口排出,以避免调色剂向其他不希望的区域四处扩散。
公开号为CN1680886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在其实施例1中公开了一种静电复印机及这种静电复印机使用的调色剂瓶,调色剂瓶有一个主体,在主体径向端表面上有一个开口,一个驱动轴从开口中伸出,一个密封元件有一个啮合孔,该啮合孔与驱动轴可滑动地啮合,该啮合孔远离驱动轴的端部是封闭的,所以密封元件密封主体上的开口时防止通过啮合孔泄漏调色剂。当调色剂瓶装入静电复印机后,将被静电复印机内的装置夹持密封元件的端部,并相对主体在轴向移动,使之脱离开口,即开口打开,同时,夹持着密封元件转动,从而带动驱动轴、主体转动,使调色剂逐渐地向静电复印机供给。然而,其公开的调色剂瓶的结构并不十分合理,例如密封元件与开口之间的密封是通过压缩海绵来密封的,开启该密封时需要较大的力,非常容易因用力过大而损坏静电复印机。此外,因海绵的密封作用,调色剂瓶内的空间是完全密封的,因此会使得调色剂瓶内外在开启密封动作的瞬间产生压力差,从而会导致调色剂泄露。
为解决这一问题,公告号为CN201130299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碳粉瓶(即调色剂瓶),该瓶包括容器主体,内部容纳碳粉,其一端设有前端盖;联接机构,可相对于前端盖沿容器主体的轴向运动,所述联接机构的第一端位于所述容器主体的内部,第二端穿过所述前端盖伸出至所述容器主体的外侧,所述第二端设有接受驱动力的驱动力接收部分;出粉口,设在联接机构上;密封件,其轴向一端连接在前端盖的端面内侧,轴向另一端连接在联接机构的第一端。该碳粉瓶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但密封件的构造是沿轴向等直径的筒状膜,当筒状膜拉伸时会产生较大的恢复力,需要静电复印机来加以克服以保持出粉口开启;当筒状膜被轴向压缩时却又常被卡入联接机构与前端盖的间隙内,造成运动不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结构以防止卡入机构影响机构运行的密封件;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上述密封件的调色剂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密封件包括由弹性材料制成的筒状主体,筒状主体的轴向两端为紧箍端,中部为轴向可伸缩的风箱状构造。
由以上方案可见,采用轴向可伸缩的风箱状构造后,当两紧箍端沿轴向靠近或远离时,风箱状构造的中部在沿轴向伸缩的同时可有效地避免在径向上产生不适当的位移而卡入机构或在收缩时向紧箍端翻转。
进一步的方案是风箱状构造的最小直径大于所述紧箍端直径。也就是,紧箍端需在径向作较大的扩张后套在构件上,使紧箍端相对构件的固定更加可靠。
一个具体的方案是风箱状构造沿轴向变直径分布。变直径的形式取决于风箱状构造的中部内构件的形状,以保证风箱状构造的中部与构件的适当间隙。对于构件为等直径的情形,风箱状构造沿轴向等直径分布。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风箱状构造的厚度与轴向平均直径的比值在0.05-0.2之间。此值在此范围内既可以保证风箱状构造在径向上产生不适当的位移,又可以使密封件不至于占用过大的径向空间尺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调色剂瓶包括一个瓶主体,其内容有调色剂,瓶主体的一个轴向端面设有一开口。一个管状联接机构,管状联接机构的外壁与所述开口间隙配合,且位于瓶主体内的一端为敞口端,位于瓶主体外的一端设有可启闭的调色剂出口,一个密封件,其具有弹性材料制成的筒状主体,筒状主体的轴向两端为紧箍端,筒状主体的中部为轴向可伸缩的风箱状构造,密封件的两个紧箍端分别弹性地固定在开口及所述敞口端上。由此可见,当管状联接机构在外力作用下相对开口作轴向运动时,密封件可有较地防止瓶主体内的调色剂自管状联接机构与开口间的间隙向外泄漏,同时也可有效地避免密封件的中部卡入开口与管状联接机构之间的间隙。
进一步的方案是风箱状构造的最小直径大于紧箍端直径。也就是,紧箍端需在径向作较大的扩张后套在开口及敞口端上,使紧箍端相对开口及敞口端的固定更加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383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