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食物料理机之磅秤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38386.4 | 申请日: | 2009-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643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1 |
发明(设计)人: | 黄晋益 | 申请(专利权)人: | 亚弘(东莞)电器有限公司;亚弘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43/04 | 分类号: | A47J43/04;A47J44/00;G01G3/12;G01G23/1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彭长久 |
地址: | 523710 广东省东莞市塘厦镇***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食物 料理 磅秤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带有磅秤功能的食物料理机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食物料理机之合理设置的磅秤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有出现一些很受人们喜爱的带有磅秤功能的食物料理机,此种食物料理机系直接于其内部设置磅秤单元,利用该磅秤单元可准确测量食物的份量或配比,使食物料理机获得自动称重和自动控制食物处理之功能,人们在操作食物料理机时,对于需要加入之食物配料的份量或配比,人们不再需要费尽脑筋凭感觉进行估计,而可通过磅秤单元直观而精确地进行控制处理,使食物加工更为实用方便。
然而,前述现有之带有磅秤功能的食物料理机虽具备磅秤量测之基本功能,但是在实际使用时却发现其自身结构和使用性能上仍存在有诸多不足,未能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和工作效能。尤其是其磅秤单元系设置于食物料理机的内部,并靠近那些会产生高温的内部器件,例如马达等。如此,所产生的问题是,造成磅秤单元易受到高温干扰而发生磅秤量测失真现象,影响到其磅秤量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带来产品使用品质之困扰。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食物料理机之磅秤结构,其通过合理设计磅秤装置之结构和设置位置,以有效避免高温干扰,进而提升磅秤装置之量测准确性而提高产品品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食物料理机之磅秤结构,包括食物料理机主体和设置于其底部的食物料理机底座,于该食物料理机底座之下端面具有一与食物料理机之内部器件相隔离的收容区间,于该收容区间内设置有一磅秤装置,该磅秤装置包括有一配重板、一承重底盘和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压力感应器,其中,该配重板叠压固装于承重底盘上,该压力感应器被夹装于配重板与食物料理机底座之间。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压力感应器包括有四个平板式压力感应器,该四个平板式压力感应器分别均匀分布于食物料理机底座下方的四个角位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压力感应器包括有两个长条式铝块压力感应器,该两个长条式铝块压力感应器分别对称分布于食物料理机底座下方的两侧。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于食物料理机主体上进一步设置有一磅秤操控面板,前述压力感应器电连接于该磅秤操控面板内的控制电路中。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磅秤操控面板中设置有电子显示屏。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承重底盘的四个角位处分别设置有一吸盘脚垫。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收容区间是直接于食物料理机底座之底端面下凹形成的一容置凹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通过于食物料理机底座下方增加设置一磅秤装置,从而使得普通之食物料理机具备称重之功能。尤其是,该磅秤装置系设置于与食物料理机内部之器件相隔离的位置,使得该磅秤装置与食物料理机内部之器件分开放置,如此,其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可使整个磅秤装置与发热源(尤其是马达)相隔绝,以有效避免因高温而造成磅秤量测失真之缺失,进而达到提升磅秤装置之量测准确性而提高产品品质之功效。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种实施例的组装示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种实施例的局部分解示图;
图3是图2的另一仰视视角示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种实施例的另一局部分解示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种实施例的一截面示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二种实施例的一局部分解示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食物料理机主体
101、收容区间 11、食物料理机底座
12、磅秤操控面板 13、电子显示屏
20、磅秤装置 21、配重板
22、承重底盘 23、压力感应器
24、吸盘脚垫 25、压力感应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亚弘(东莞)电器有限公司;亚弘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亚弘(东莞)电器有限公司;亚弘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383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PVC彩色共挤型材表面全方位抛光机
- 下一篇:曲轴连杆颈磨削调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