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土栽培花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38588.9 | 申请日: | 2009-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504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郑信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小榄镇汇彦塑料五金电器厂 |
主分类号: | A01G31/02 | 分类号: | A01G3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土栽培 花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栽培装置,特别是指一种适用于无土栽培的花盆。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随着社会的进步,作为养殖栽育植物的方式以及装置也有了迅猛的发展,无土栽培技术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比较新颖的技术。无土栽培的优点主要是其可以缩短植物的生长发育周期,克服土地上连续栽种对植物造成的不利影响,充分利用水分和养分,产品产量高、品质好、污染少等优点。
无土栽培和设施园艺相结合能合理调节作物生长的光、温、水、气、肥等环境条件,充分发挥作物的生产潜力。与土壤栽培相比,无土栽培的植株生长速度快、长势强。无土栽培作物不仅产量高,而且产品品质好、洁净、鲜嫩、无公害。可以生产绿色食品,产品档次高。无土栽培生产的绿叶蔬菜生长速度快,粗纤维含量低,维生素含量高,无土栽培生产的瓜果蔬菜外观整齐、着色均匀、口感好、营养价值高。
无土栽培可以避免土壤灌溉水分、养分的流失和渗漏以及土壤微生物的吸收固定,充分被作物吸收利用,提高利用效率。无土栽培的耗水量大约只有土壤栽培的1/4~1/10,节省水资源,尤其是对于干旱缺水地区的作物种植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人们在实施无土栽培操作的过程中,必然需要一些辅助装置进行,而现在市面上出现的无土栽培的辅助装置都不可避免的需要将水洒到植物的叶片上,同时也会造成残留化肥或农药污染的情况,传统的装置由于其整体结构设计的不合理,其喷水口比较容易容易堵塞。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土栽培花盆装置,其采用循环喷洒装置对其中的植被进行浇灌,循环喷洒装置具有平喷和斜喷两种浇灌模式,而此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无土栽培花盆装置,其包括第一层培植单元以及第二层培植单元,该第一层培植单元连接设置在该第二层培植单元上方,该第二层培植单元中容纳浇灌水源,浇灌水源通过水源循环装置分别自该第一层培植单元以及该第二层培植单元中流出,以达到浇灌该第一层培植单元以及该第二层培植单元中植物的目的。
该第一层培植单元包括上层盆体以及托架,该上层盆体具有内表面,且借助该内表面围绕确定出上层盆腔,该托架连接设置在该上层盆体的底部,其包括底板以及若干固定器,若干该固定器设置在该底板上,该底板上开设有漏水孔以及循环装置连通孔。
该第二层培植单元位于该第一层培植单元的下方,其包括下层盆体、托板以及水位观测装置,该下层盆体具有内表面,且借助该内表面围绕确定出下层盆腔,该托板设置在该下层盆体的该下层盆腔中,并将该下层盆腔分隔成上层培植腔以及下层储水腔,该上层培植腔位于该下层储水腔上方,该托板上设置有加水口,该加水口与该下层储水腔相连通,使用者可以通过该加水口向该下层储水腔中注水,该托板上设置有凸肋,借助该凸肋将该托板隔离成若干培植单元,每一个该培植单元底部都开设有漏水口,借助该漏水口将该培植单元与该下层储水腔相连通,该水位观测装置设置在该下层盆体的外表面上,该水位观测装置包括上连接口、透明管以及下连接口,其中,该下连接口与该下层储水腔相连通,该上连接口与该下层盆腔相连通,该透明管连接在该上连接口与该下连接口之间,使该水位观测装置与该下层储水腔连通形成一连通器,使用者可以通过观测该透明管中液面的高度来掌握该下层储水腔中剩余液体的余量。
该第一层培植单元与该第二层培植单元之间设置有支撑杆,该支撑杆上端与该第一层培植单元的该托架相连接,而该支撑杆的下端与该第二层培植单元的该托板相连接,通过该支撑杆可以支撑该第一层培植单元,使该第一层培植单元位于该第二层培植单元上方。
该水源循环装置连接设置在该第一层培植单元的该上层盆腔、该第二层培植单元的该下层盆腔以及该下层储水腔之间,根据使用者的需要,该水源循环装置将位于该下层储水腔中的水源抽取上来,并分别在该第一层培植单元的该上层盆腔以及该第二层培植单元的该下层盆腔中喷洒,以达到浇灌该上层盆腔以及该下层盆腔中植被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小榄镇汇彦塑料五金电器厂,未经中山市小榄镇汇彦塑料五金电器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3858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藻-浮游动物联动培养装置
- 下一篇:新的MZ外调制器平衡检测偏置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