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精度双密封带式输送机托辊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38807.3 | 申请日: | 2009-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476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何希霖;郑允顺;李伟;金焕章;牛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牛之平 |
主分类号: | B65G39/09 | 分类号: | B65G39/09;F16J15/447;F16J15/32 |
代理公司: | 泰安市泰昌专利事务所 37207 | 代理人: | 姚德昌 |
地址: | 271221 山东省新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精度 密封 输送 机托辊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精度双密封带式输送机托辊。
二、背景技术
皮带机托辊已被煤矿广泛使用,但由于现有托辊椭圆度及径向跳动大,加上井下潮湿、粉尘、淋水等恶劣的使用环境使得井下皮带机托辊的使用寿命缩短,托辊的维修量大、费用高。
现托辊应用较好的密封有两种:1、DTII型高密封;2、聚氨酯等软材料与轴直接接触密封。两种密封都具有防尘防水,但各有缺点:DTII型高密封由于外密封存在着间隙,尘、水容易进入内密封迷宫密封,从而进入轴承使密封效果变差;聚氨酯(软密封)等接触式密封由于多道接触线与托辊轴直接接触接触阻力大,且由于托辊轴为铁轴,井下尘及潮湿腐蚀,造成密封处阻力大且铁极易腐蚀从而加速磨损,磨损后密封破坏,使得托辊寿命缩短。
现有的带式输送机托辊辊体直接用高频焊管直接截断、车轴承室孔、焊接轴承室而成,即使较好的带式输送机用电焊钢管(GB/T13792-1992)其外径尺寸较高级(如大于±0.4),壁厚为±0.24,此种托辊椭圆度、径向跳动量都较大,很难保证托辊径向圆跳动量(如~108为0.5mm)。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高精度双密封带式输送机托辊,此托辊密封装置内侧采用迷宫和外侧采用接触式双密封结构,辊体采用冷拔或冷压高精度焊管,具有密封效果好,椭圆度及径向跳动小等特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精度双密封带式输送机托辊,包括托辊辊体与托辊轴,托辊辊体两侧端口内固定有轴承室,轴承室内套设有托辊轴和轴承,轴承室内、轴承外侧设有密封装置,所述的密封装置为双密封结构,其中内密封为迷宫密封,外密封为接触式密封,接触式密封与铁托辊轴非直接接触;托辊辊体选用冷拔或冷压高精度焊管。
上述的迷宫内密封包括内迷宫密封圈以及与内迷宫配合的迷宫密封盖,迷宫密封内注有锂基脂,迷宫密封盖套设在托辊轴上且与托辊轴为过盈配合。所述的接触式外密封包括铁骨架外套和聚氨酯密封圈,聚氨酯密封外圈套设在铁骨架内、内圈套设有迷宫密封盖的凸出部分,不与托辊轴直接接触。接触式聚氨酯密封圈与铁骨架为过盈配合,内迷宫、铁骨架、聚氨酯密封圈与轴承室过盈配合。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接触式密封的聚氨酯密封圈(软密封)套设在迷宫密封盖凸出部分上与铁轴间接接触,避免了聚氨酯密封圈与托辊铁轴直接接触造成的阻力大密封圈、轴磨损快的现象,外密封的密封效果得以加强,维持良好密封且使用时间延长。内密封迷宫密封与原有迷宫密封相似,具有两道防尘迷宫槽,且迷宫槽内注有锂基脂,再一次进行防尘、防水,尘、水不容易进入轴承内,使轴承的密封效果得以加强。
采用双重密封结构,即使外密封(接触式密封)损坏后还有内密封迷宫进行进一步密封,防尘、防水效果显著,使得托辊寿命大大提高、维修量减小。
选用冷拔或冷压高频焊管,具有椭圆度较好、精度高的优点,其圆度可达到±0.04以下、外径达到±0.07以下,由于冷拔管变化小,再选椭圆度较低、精度高的轴承室直接压入冷拔管内即可,杜绝了原车轴承室孔中造成较大的误差的现象。使托辊的径向跳动量比现有标准MT821-2006(径向跳动量为0.5)大大提高。拖辊的运行阻力大大降低,使用寿命大幅度提高。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未述及的相关技术内容均可采用或借鉴现有技术。
如图1所示,一种高精度双密封带式输送机托辊,包括托辊轴1和托辊辊体7,所述的托辊辊体7采用冷拔或冷压高精度焊管,托辊辊体7两端内侧压装并焊接有轴承室9,托辊轴1通过轴承室9、轴卡2套装在托辊辊体7内,轴承室9内套装有轴承8,轴承8外侧设有迷宫接触式双密封装置。
所述的迷宫接触式双密封装置包括迷宫内密封和接触式外密封,其中迷宫密封包括内迷宫密封圈6和迷宫密封盖5,内迷宫密封圈6与轴承8接触的端面为凹形,凹形结构的凸台面紧靠轴承8的外圈,迷宫密封盖5与内迷宫密封圈6配合且套设在托辊轴1上,内迷宫密封圈6与托辊轴1为过盈配合。接触式外密封包括聚氨酯密封圈4和铁骨架外套3,聚氨酯密封圈4套设在迷宫密封盖5的凸出部分上,聚氨酯密封圈4外套设有铁骨架3,其中聚氨酯密封圈4与铁骨架外套3、铁骨架外套3与轴承室9、内迷宫密封圈6与轴承室9为过盈配合。
使用时,向内迷宫密封圈6与迷宫密封盖5内加注少量锂基脂进行迷宫防尘、防水。
由此可见,本托辊密封结构采用双密封形式、托辊辊体选用冷拔或冷压高精度焊管,密封为迷宫接触式双密封,防尘、防水效果好,托辊辊体由于采用冷压或冷拔高精度焊管,径向跳动量小寿命比原来大幅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牛之平,未经牛之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388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煤干燥、湿法洗涤、冷凝一体化设备
- 下一篇:表面用复合超细短纤维的滤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