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下肢浅静脉曲张用电凝导管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39171.4 | 申请日: | 2009-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581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发明(设计)人: | 王曙亮;牛方清;安继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曙亮 |
主分类号: | A61B18/12 | 分类号: | A61B18/12;A61M39/08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张建成 |
地址: | 256200 山东省邹***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肢 静脉曲张 用电 导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治疗静脉曲张的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下肢浅静脉曲张用电凝导管。
背景技术
下肢浅静脉曲张是外科常见病,下肢浅静脉曲张的患者在大隐静脉主干处理后,小腿部曲张浅静脉侧枝的治疗有以下几种方法:(1)硬化剂治疗:将高张性溶液(如高浓度盐水或硬化剂)注射到曲张的静脉,破坏血管内膜,使其封愈后消失。仅能治疗小的曲张血管、且治疗中可能会有剧痛,色素沉淀,甚至发炎,红肿,溃烂等后遗症,且有容易复发及复发后难以处理的问题,所以仅适用于少数患者。(2)外科抽除手术:需要半身麻醉,需住院2-3天。需要数个小伤口,一段段的抽除曲张静脉。治疗完整但有皮下瘀青及伤口较疼痛的缺点。(3)应用套管针电凝术:将套管针穿刺进入小腿部曲状浅静脉侧枝,边电凝边退出,并压迫使其闭塞。但血管是弯曲的,往往穿破血管,只能电凝一部分曲张浅静脉,治疗不完整,容易复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点,而提供了一种能够一次电凝一支曲张静脉的下肢浅静脉曲张用电凝导管的技术方案,该方案具有创伤小、治疗彻底、复发率低的优点,而且其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易操作。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实现的:一种下肢浅静脉曲张用电凝导管,它包括套管、与套管配合的针芯、电凝口,所述套管的尾端设置有与保护套管连接的接头,所述保护套管的尾端设置有阀,还包括一根金属导丝,所述金属导丝能够穿通套管和保护套管,所述金属导丝的前端是软头。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点还有,套管与保护套管之间卡接或扣接。
上述电凝口设置在保护套管壁上。
上述套管上设置有限位结构。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得知,由于采用了金属导丝设计,因此能够一次电凝一支曲张静脉;金属导丝的前端是软头,可以随血管导入,该方案具有创伤小、治疗彻底、复发率低的优点,而且其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易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分解图,
图中,1、套管,2、限位结构,3、保护套管,4、阀,5、针芯,6、金属导丝,7、电凝口,8、软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下肢浅静脉曲张用电凝导管,它包括套管1、与套管1配合的针芯5、电凝口7,所述套管1的尾端设置有与保护套管3连接的接头,所述保护套管3的尾端设置有阀4,还包括一根金属导丝6,所述金属导丝6能够穿通套管1和保护套管3,所述金属导丝6的前端是软头8。套管1与保护套管3之间卡接或扣接。其中,电凝口7设置在保护套管3壁上。套管1上还设置有限位结构2。
使用时,用套管1和针芯5配合形成套管针穿刺进入血管后,退出针芯,置入金属导丝6,金属导丝6前端是软头8,可以随血管导入,待金属导丝完全穿入占据整支曲张静脉后,将套管1和保护套管3连接,通过电凝口7电凝破坏血管壁后,退出套管、保护套管及导丝,压迫使其闭合。本发明有创伤小,治疗彻底,复发率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曙亮,未经王曙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3917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治疗马蹄内翻足关节的器具
- 下一篇:腋窝术后加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