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差速器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39330.0 | 申请日: | 2009-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303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1 |
发明(设计)人: | 纪建奕;纪玉凯;郭可涛;许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特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7/16 | 分类号: | B60K17/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109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差速器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差速器固定装置,特别涉及针对QT1058系列的一种防松动差速器固定装置。属于汽车领域。
背景技术
差速器调整螺母是用于调整后桥主要传动部件——主、被动齿轮啮合印迹的重要零件。主、被动齿轮的啮合印迹,对主减速器总成的使用寿命、车桥运行噪音、承载能力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差速器调整螺母一旦松动,就会使主被动齿轮的啮合印迹滑向齿顶,使从动齿轮的传动扭矩大大降低,造成主被动齿轮非正常磨损。目前,市场上后桥主、被动齿轮的打齿、非正常磨损现象,除了用户操作不当、螺栓、轴承失效等原因外,差速器调整螺母松动,使从动齿轮承载能力削弱造成打齿、非正常磨损,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特别是在超载、路况不平整的运输条件下,更容易造成差速器螺母松动。
差速器调整螺母的锁止,是通过在差速器轴承压盖上,用一个M8的螺栓固定锁片,使锁片嵌入调整螺母止退孔中,来达到调整螺母止退之目的。这种结构是引用了原日本五十铃技术,五十铃后桥在国内得到了大量的推广和应用。但是,就汽车的使用条件和使用状况来说,该类汽车在国内超载运输、路况等与日本大有不同,也就使得这差速器调整螺母松动这一问题更加突出。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差速器固定装置,用以解决差速器松动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差速器固定装置,包括轴承压盖、紧固螺栓和防松锁片,其特征在于:在轴承压盖顶端中部有一凹槽;凹槽深度为2mm;凹槽宽度比防松锁片宽度多0.1-0.3mm。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内容,就是增加对止退锁片的约束,防止松动。
新结构将固定锁片的平面,更改为铣一凹平面,深度2mm,宽度比锁片宽度+0.1-0.3mm,这样就相当于对锁片增加了一个绕固定螺栓旋转的约束,从而达到调整螺母防松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原轴承压盖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为差速器调整螺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原差速器调整螺母的锁止,是通过在差速器轴承压盖1上,用一个M8的螺栓2固定锁片3,使锁片3嵌入调整螺母5止退孔中,来达到调整螺母5止退之目的。原结构的缺点就是用一个螺栓2固定锁片3,锁片3和轴承压盖1是有间隙的,止退槽4和锁片3之间也是有间隙的,所以在使用过程中,就难免使调整螺母5发生松动。新结构将固定锁片3的平面,更改为铣一凹平面,深度2mm,宽度比锁片宽度+0.1-0.3mm,这样就相当于对锁片3增加了一个绕固定螺栓2旋转的约束,从而达到调整螺母5防松的目的。
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作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特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青特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393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镀锌金属膨压支承环变速操纵杆护壳总成
- 下一篇:一次性大小便留置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