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板周围瘢痕组织剥离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40390.4 | 申请日: | 2009-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91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1 |
发明(设计)人: | 谷振省;王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谷振省 |
主分类号: | A61B17/32 | 分类号: | A61B17/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100 山东省莱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板 周围 瘢痕 组织 剥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骨科用微创手术用具,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钢板周围瘢痕组织剥离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骨科内固定手术也有了较大的发展,经皮钢板插入内固定技术(MIPPO技术)以及微创稳定系统(LISS)已经成熟,这种手术的特点是手术切口的长度明显小于内固定钢板的长度。钢板对人体来说,是一种异物,把它长期留在体内,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而且,身体存留金属异物会对生活造成不便,比如不能作磁共振检查,进出机场或出入国境的时候不方便等,因此,当折骨愈合后只要许可,还是提倡将钢板取出。在采用微创手术取出钢板时,虽能顺利地将固定螺钉取出,但是如果不将钢板周围的瘢痕组织与钢板剥离开,会增大取出钢板时的轴向阻力,如果强行牵拉,极有可能造成患者的再骨折或者损伤钢板周围的血管神经及邻近组织;如果延长手术切口,会给病人造成更大的手术创伤,延长康复时间,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将钢板周围的瘢痕组织剥离干净、手术创伤小的钢板周围瘢痕组织剥离器。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钢板周围瘢痕组织剥离器,由手柄和剥离杆构成,剥离杆固定在手柄上,其特征在于在剥离杆的前端设有剥离头,剥离头的前端部为“L”形剥离刀,“L”形剥离刀由长刃和短刃固定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如下措施实施:所述的剥离杆与手柄连接的一端为“Z”形结构;所述的“L”形剥离刀的长刃和短刃均向内倾斜15~35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钢板周围瘢痕组织剥离器,能够从钢板一端的小切口进入患者体内,能够安全地沿着钢板的边缘、顺着钢板的长轴方向将钢板周围的瘢痕组织剥离干净,手术创伤小,便于患者早日康复。可广泛应用于骨科微创手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L”形剥离刀的前视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沿图2A-A剖视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2、3制作本实用新型。该钢板周围瘢痕组织剥离器,由手柄1和剥离杆2构成,剥离杆2固定在手柄1上,其特征在于在剥离杆2的前端设有剥离头3,剥离头3的前端部为“L”形剥离刀7,“L”形剥离刀7由长刃4和短刃5固定为一体,使用时,短刃5靠紧钢板6的侧壁,用于剥离钢板6侧壁上的瘢痕组织,长刃4靠紧钢板6的上板面,用于剥离钢板6上板面上的瘢痕组织。
所述的剥离杆2与手柄1连接的一端为“Z”形结构,可以增大剥离头3的剥离深度;所述的“L”形剥离刀7的长刃4和短刃5均向内倾斜15~35度,便于剥离头3将钢板6周围的瘢痕组织剥离干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谷振省,未经谷振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403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