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卸车后回转支座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40729.0 | 申请日: | 2009-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665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1 |
发明(设计)人: | 纪建奕;李守欣;曹琦;刘昌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特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P1/28 | 分类号: | B60P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109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卸车 回转 支座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回转支座机构,具体地说是一种自卸车后回转支座机构,属于机械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自卸车后回转支座大多采用焊接结构,且所设计结构经常出现开焊、开裂情况,严重影响了自卸车的使用,这些情况的出现也直接导致了自卸车在卸物时出现车厢侧翻,降低了自卸车的使用可靠性和安全性,且在支座需要进行维修更换时,难度增大,需要进行气割、打磨、整形等工序,才能满足使用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卸车后回转支座机构,解决上述自卸车后回转座开焊、开裂、不易维修等情况,提高了自卸车使用可靠性,便于拆装、维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卸车后回转支座机构,其包括上限位板、下支座、自润滑轴承和限位螺栓,所述下支座通过限位螺栓固定于上限位板内,下支座中心设置自润滑轴承。
上述的自卸车后回转支座机构,其上限位板下表面设置凹槽,下支座顶面嵌入凹槽内,通过限位螺栓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自卸车后回转支座机构,下支座有足够的强度,满足重载要求,且将举升时的承载力传递到上限位板上,将力量分散,充分满足举升要求;为便于实现翻转流畅,在下铸造支座回转孔间加免维护自润滑轴承,使得此装置能长时间保持翻转流畅状态,不会出现由于缺乏润滑导致的翻转卡滞或损坏回转套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自卸车后回转支座机构,解决了原有自卸车后回转座容易开焊、开裂、不易维修等情况,提高了自卸车的使用可靠性,在自卸车的卸货过程中,能充分保证不出现开焊、开裂情况,且拆装、维修方便,内部的免维护自润滑轴承能够有效实现润滑,保证始终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自卸车后回转支座机构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自卸车后回转支座机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自卸车后回转支座机构,由上限位板2、下支座3、自润滑轴承4和限位螺栓1组成,上限位板2满焊于车厢底板纵梁上,通过限位螺栓1将下支座3镶嵌于上限位板2内,在下支座3围绕回转轴进行转动时,下支座3上设置的自润滑轴承4能够很好的实现润滑,保证重载卸货的安全可靠性。该自卸车后回转支座机构非常便于更换,只需将限位螺栓1拆下即可更换下支座2。此自卸车后回转支座机构非常适合大批量生产,能有效提高机构强度、方便生产与维修。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作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特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青特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407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