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气辅助机械涨缩轴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41187.9 | 申请日: | 2009-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600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发明(设计)人: | 郭长春;柳城;张险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长春;柳城;张险峰 |
主分类号: | B65H75/24 | 分类号: | B65H75/24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马俊荣 |
地址: | 255000 山东省淄博***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辅助 机械 涨缩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外形可以涨缩的套筒涨紧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气辅助机械涨缩轴。
技术背景
目前在轻重工业都大量应用涨缩套筒,在有色金属加工业中,在铝板、铝箔的生产及中间运输周转过程中,主要采用钢套筒和纸套筒两种结构形式。钢套筒比较适合厂内运输周转。在各生产厂家进行铝料卷跨国界、跨省区的运输再加工时,如果采用钢套筒,则对方单位用完后,原来的钢套筒还有原路返还给原生产单位,这样就会大大增加了套筒运输成本,占用了套筒使用周期,不便于双方的生产管理,同时还容易损伤套筒,造成精度下降。相对于钢套筒的以上缺陷,可以采用纸套筒进行在中间环节运输周转,但纸套筒需要相应的涨缩套筒进行生产转换。
现在市场上有多种涨缩套筒,普通气囊式气动涨缩套筒轴,抗载荷能力差,所涨料卷重量大时,气囊变形严重,工作精度无法保证。一般的机械涨缩套筒,结构复杂,加工难度大。一些机械套筒涨紧用人力用扳手锁紧,费力费时。一般仅采用1根中心杆,长度较长。涨紧块和涨紧轴仅在两端支撑,在料卷重量大时,中间丝杠被压弯,定位精度不佳。采用凸轮装置的套筒,中间转换环节多,定位精度不准。采用普通液压涨缩套筒的在工作过程中需要采用专用接头,要在工作旋转过程中不断补压。无法同泵站断开,并且设备价格高昂。很多涨缩套筒没有自动补偿功能,在生产过程中,随着所需涨紧的料卷内径的增大,涨缩套筒的涨紧块外径不能相应的增大时,原来所涨紧的料卷会松动,在生产尚未结束时发生打滑,造成生产无法继续进行。因而产生大量废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机械式涨缩装置结构复杂,使用不便,抗负荷能力差,精度差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可靠、适用范围广的液、气辅助机械涨缩轴。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即一种液、气辅助机械涨缩轴,包括中空的套筒外壳、其特征在于套筒外壳两侧上设有对称的槽口,槽口为多个且等分套筒外壳圆周,槽口内安装涨紧块,套筒外壳内部中间设有推动装置,推动装置两侧分别设有对称的中轴,两个中轴上均安装中间支座,中间支座通过支撑杆与涨紧块连接,中间支座上设有与支撑杆端部匹配的支座槽,涨紧块上设有与支撑杆另一端匹配的中间槽,所述支撑杆分别通过销轴与中间支座和涨紧块铰接,中间支座、支撑杆、涨紧块组成四连杆机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涨紧块为多个,且等分套筒外壳截面,对应的支撑杆为多组,中间支座、支撑杆、涨紧块组成四连杆机构为增力结构,可利用小的轴向推力产生大的径向涨紧力。
所述推动装置为液压缸,液压缸的活塞杆和液压缸底盖均设有开孔轴头,两个中轴的内端均设有中心圆孔,中心圆孔的孔壁上设有传动销孔,液压缸的活塞杆和液压缸底盖分别通过开孔轴头插入两个中轴的中心圆孔通过销子连接。
所述推动装置为气压缸,气压缸的活塞杆和气压缸底盖均设有开孔轴头,两个中轴的内端均设有中心圆孔,中心圆孔的孔壁上设有传动销孔,气压缸的活塞杆和气压缸底盖分别通过开孔轴头插入两个中轴的中心圆孔通过销子连接。
推动装置采用液压缸或气压缸,放在套筒外壳内部的中间,只需要1个就可以产生左右两端的推动力,并且两端推力完全相同。
套筒外壳两侧分别设有固定中轴的外支撑板和内支撑板,中间支座位于外支撑板和内支撑板之间的空间内。套筒外壳的径向负荷力由外支撑板和内支撑板承担,两支撑板间距离较近,套筒外壳的整体结构刚性增强,可以承受较大的负荷,套筒外壳内部的推动装置仅承受轴向力,不受径向载荷,受力合理,推动装置不用频繁维护。
外支撑板和内支撑板与套筒外壳的内壁之间设有工艺口。便于插入C型吊具进行整体搬运吊装及内部维护。
两个中轴的外端与外支撑板之间设有锁紧螺母和弹性变形补偿装置。
所述弹性变形补偿装置为蝶形弹簧或螺旋弹簧或弹性橡胶垫或其他的弹性装置。可以利用弹性变形补偿装置的弹性对套筒外壳运行中产生的外径变化进行及时补偿,确保本实用新型在生产运行过程不会松动。
套筒外壳中间设有装卸检修孔。可以方便的取出中间的推动装置进行维护。
液压缸或气压缸上设有蓄能器。可以进行工作过程中的补压,可以同弹性锁紧机构相互支持,进一步提高装置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长春;柳城;张险峰,未经郭长春;柳城;张险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411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旋球阀双向硬密封结构
- 下一篇:组合可调整套线圈运输箱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