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火花成型机数控直驱式C轴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41455.7 | 申请日: | 2009-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198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发明(设计)人: | 许庆平;叶军;朱宁;庄昌华;周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电加工机床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5/04 | 分类号: | B23Q5/04;B23H1/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马明渡 |
地址: | 21501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火花 成型 数控 直驱式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火花成型机,特别涉及电火花成型机的数控直驱式C轴机构。
背景技术
电火花成型加工是利用电火花蚀除原理,采用成型工具电极对工件进行放电复制加工。
为了满足某些较为复杂型腔的加工要求,需要在数控成型机上增加一个绕竖直方向的Z轴回转的回转轴——C轴,完成零件电极的旋转分度,并可与X、Y、Z单轴或多轴同时联动合成出不同的加工轨迹。
传统的电火花成型机上的C轴采用直流或交流伺服电机驱动,但这类电机分度精度较低,低速状态时扭矩小,加工时稳定性差,故一般是加配一套减速机构(如齿轮副、蜗轮蜗杆副或谐波减速器),即由直流或交流伺服电机输出动力经减速机构减速后驱动C轴。此传统方案因采用机械减速机构,传动链中存在间隙、弹性变形等因素,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精度,并且,整个机构制造装配精度要求也高、结构复杂、体积大、重量重、成本也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火花成型机数控直驱式C轴机构,既提高精度,又简化结构、减小体积重量,降低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火花成型机数控直驱式C轴机构,在所述电火花成型机的Z轴端固定设置一电机安装座,该电机安装座上设有一直驱电机,所述直驱电机具有外壳和转轴,该外壳相对电机安装座固定连接,转轴为空心轴且回转方向为绕Z轴回转;所述空心轴的空心孔中穿设有一进电轴,该进电轴相对空心轴绝缘固定连接;在所述电机安装座内设有一腔体,该进电轴的上端延伸至所述腔体中,位于腔体中的进电轴上沿周向设有一环形接触面,对应该环形接触面设有一进电炭刷,该进电炭刷绝缘安装在所述电机安装座上,进电炭刷的工作面与环形接触面接触配合;所述进电轴的下端设有电极夹具。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1、上述方案中,所述“该进电轴相对空心轴绝缘固定连接”的具体实施方案有多种,譬如进电轴直接经隔有绝缘材料的键与空心轴空心孔连接。但较佳方案如下:所述进电轴悬空穿设于空心轴的空心孔中,进电轴的下端为伸于空心轴空心孔外的一增大轴肩部,该增大轴肩部经绝缘板隔离与空心轴下端固定连接,以此构成进电轴相对空心轴绝缘固定连接的结构;所述增大轴肩部上固定所述电极夹具。此方案易实现。
2、上述方案中,所述空心轴下端外周上固定有刻度盘,而直驱电机的外壳上对应设有指针线。以便实时指示出C轴旋转的精密分度。
本实用新型设计原理以及带来的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直驱电机,取消减速传动机构,设计了进电轴式进电方案,在本方案中直驱电机不仅用作精密分度和旋转伺服驱动加工,而且其本身还用作一个联接体,使结构最大程度的紧凑化,零件仅十几个,非常简单,便于维护和安装。直驱电机内部的两个大直径精密角接触轴承完全可以承受电极在加工时所需的推力、拉力和扭矩,并且能长期保持高精度。另外,因省却了减速传动机构,也就没有了传动间隙和爬行现象,使传递刚性大大得到增加,回转重复定位精度可达到±1.3秒。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半剖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电火花成型机的Z轴端;2、电机安装座;3、直驱电机;4、外壳;5、空心轴;6、进电轴;7、腔体;8、环形接触面;9、进电炭刷;10、电极夹具;11、增大轴肩部;12、绝缘板;13、刻度盘;14、指针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参见附图1所示:一种电火花成型机数控直驱式C轴机构,在所述电火花成型机的Z轴端1固定设置一电机安装座2,该电机安装座2上设有一直驱电机3,所述直驱电机3具有外壳4和转轴,所述外壳4即固定套于电机定子外的壳体,其相对电机安装座2固定连接;而转轴为空心轴5且回转方向为绕Z轴回转;所述空心轴5的空心孔中悬空穿设一进电轴6,该进电轴6的下端为伸于空心轴5空心孔外的一增大轴肩部11,该增大轴肩部11经绝缘板12隔离与空心轴5下端固定连接(具体可采用螺钉固定),以此构成进电轴6相对空心轴5绝缘固定连接的结构;在增大轴肩部11上向下设电极夹具10,以便装夹电极;而在所述电机安装座2内设有一腔体7,该进电轴6的上端延伸至所述腔体7中,位于腔体7中的进电轴6上沿周向设有一环形接触面8,对应该环形接触面8设有一进电炭刷9,该进电炭刷9绝缘安装在所述电机安装座2上,进电炭刷9的工作面与环形接触面8接触配合导电进入。
另,所述空心轴5下端外周上再固定有刻度盘13,而直驱电机3的外壳4下端外周上对应设有一指针线14,以便直观地指示出C轴实时旋转的分度。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电加工机床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电加工机床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414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许可证控制方法、系统及服务器
- 下一篇:一种汽车整流器正极导电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