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热水器的进水管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41595.4 | 申请日: | 2009-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399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发明(设计)人: | 李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晨 |
主分类号: | F24H9/14 | 分类号: | F24H9/14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科顺专利事务所 44250 | 代理人: | 熊强强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热水器 进水 管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热水器的零件,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即热式电热水器或速热式电热水器的进水管接头。
背景技术
现有即热式电热水器或速热式电热水器,它的进水管接头一端与自来水管网连接,另一端与电热水器内部的加热装置连接(如电热膜加热管),由于这种电热水器需用一种可控硅的电子元件,该电子元件会产生大量热量,现有散热方法是把可控硅电子元件安装在进水管接头上,由于进水管接头为铜管,可控硅电子元件产生的热量被铜管吸收,并通过冷水的流动把热量带走。但这种散热方法有一定的不足,就是可控硅电子元件一旦出现漏电,那么进水管接头一定带电,必将发生人触电的漏电事故。
发明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能实现可控硅电子元件快速散热又能防止可控硅电子元件漏电导致人触电事故发生的电热水器的进水管接头。
上述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热水器的进水管接头,包括接头本体,接头本体设有进水端口和出水端口,所述接头本体为绝缘材料,接头本体的体内设有贮水腔,进水端口与贮水腔相通,贮水腔与出水端口相通,贮水腔的侧壁至少设有一个与外界相通的开口,所述开口处设有导热材质的密封盖板。
上述技术方案中把管接头改用塑料或其它绝缘材料,在管接头的中间部位形成一个贮水腔,贮水腔侧壁至少设有一个开口,在该开口处安装铜板或其它金属板,把可控硅电子元件安装在铜板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贮水腔内可增设扰流板,使水流在贮水腔内翻滚,尽可能多的把铜板吸收到的热量带走。在进水端口与贮水腔之间的接头本体上设有测水温探头安装位。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分解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省略了铜板和密封圈);
图3为A-A剖视图;
图4为图1的主视图,其中省略铜板和密封圈;
图5为B-B剖视图;
图6为实施例1安装在电热水器上的位置示意图;
图7为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1,结合图1至图6,一种即热式电热水器的进水管接头,包括接头本体1,接头本体1为塑料材质,接头本体设有进水端口2、贮水腔3和出水端口4,进水端口2与贮水腔3相通,贮水腔3与出水端口4相通,贮水腔3的侧壁设有一个与外界相通的开口5,开口5处通过密封圈6和铜板7密封。贮水腔3内设有扰流板8,进水端口2与贮水腔3之间的接头本体上设有测水温探头安装位9。
实施例2,结合图7,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贮水腔3的侧壁开有两个开口5、5’,每个开口均通过密封圈和铜板密封,这样进水管接头上就可以安装两个可控硅电子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晨,未经李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415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能内聚光式太阳能集热管
- 下一篇:居室新风循环净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