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磁控管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41958.4 | 申请日: | 200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903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2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J25/50 | 分类号: | H01J25/5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科顺专利事务所 44250 | 代理人: | 梁红缨 |
地址: | 52831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磁控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磁控管,属于磁控管的改进技术。
背景技术
现有磁控管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阳极筒1、第一磁极3、第二磁极6、第一管壳4、第二管壳7、第一磁铁5、第二磁铁8及阴极线圈2,其中第一磁极3及第二磁极6的喇叭口朝外且其周延分别搭接在阳极筒1两端的内凹台阶上,第一管壳4和第二管壳7分别嵌装在第一磁极3和第二磁极6的周延上,第一磁铁5套装在第一管壳4的外侧,第二磁铁8套装在第二管壳7的外侧,阴极线圈2置于第一磁极3和第二磁极6之间的中部位置,上述结构的磁控管工作时,由于磁铁温度过高使磁通量减少,导致磁控管的性能降低。为了降低磁铁温度,一些厂家在磁控管管壳上分别设置若干凸点,通过减少磁极与管壳之间的接触面积来磁铁温度,但效果不是十分明显,而且磁铁的温度局部差异大,容易导致磁铁破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有新型的目的在于考虑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能够降低磁铁温度,改善磁铁磁通量,提高工作性能的磁控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磁控管,包括阳极筒、第一磁极、第二磁极、第一管壳、第二管壳、第一磁铁、第二磁铁及阴极线圈,其中第一磁极及第二磁极的喇叭口朝外且其周延分别搭接在阳极筒两端的内凹台阶上,第一管壳和第二管壳分别嵌装在第一磁极和第二磁极的周延上,第一磁铁套装在第一管壳的外侧,第二磁铁套装在第二管壳的外侧,阴极线圈置于第一磁极和第二磁极之间的中部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铁朝向阳极筒的一端与第一管壳之间装设有传第一导金属片,第二磁铁朝向阳极筒的一端与第二管壳之间装设有第二传导金属片。
上述传第一导金属片设置有若干第一凸点,第二传导金属片设置有若干第二凸点。
上述第一凸点、第二凸点的突起部位分别朝向第一管壳及第二管壳。
上述第一导金属片及第二传导金属片由导磁性能良好的材料制成。
上述第一导金属片及第二传导金属片为铁材料。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在磁铁朝向阳极筒的一端与管壳之间装设有传导金属片的结构,磁控管工作时,高温管壳上的热量传递到传导金属片上,热量在传导金属片上分散后再传向磁铁,因此,大大降低了磁铁温度,改善了磁铁的磁通量,提高了磁控管工作性能;同时,由于传导金属片已经将热量分散开后再传递到磁铁上,因此避免了因磁铁局部温度过高而导致破裂。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磁控管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传导金属片的主视图;
图5为图4的C-C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2、3、4、5,本实用新型磁控管,包括阳极筒1、第一磁极3、第二磁极6、第一管壳4、第二管壳7、第一磁铁5、第二磁铁8及阴极线圈2,其中第一磁极3及第二磁极6的喇叭口朝外且其周延分别搭接在阳极筒1两端的内凹台阶上,第一管壳4和第二管壳7分别嵌装在第一磁极3和第二磁极6的周延上,第一磁铁5套装在第一管壳4的外侧,第二磁铁8套装在第二管壳7的外侧,阴极线圈2置于第一磁极3和第二磁极6之间的中部位置,所述第一磁铁5朝向阳极筒1的一端与第一管壳4之间装设有传第一导金属片9,第二磁铁8朝向阳极筒1的一端与第二管壳7之间装设有第二传导金属片10。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导金属片9及第二传导金属片10由铁材料制成,第一导金属片9安装在第一磁铁5朝向阳极筒1的端面上,第二传导金属片10安装在第二磁铁8朝向阳极筒1的端面上。
为了增大传导金属片的散热面积,上述传第一导金属片9设置有两个以上第一凸点91,第二传导金属片10设置有两个以上第二凸点101,第一凸点91、第二凸点101的突起部位分别朝向第一管壳及第二管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的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美的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4195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