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扇形开路结构的微带带通滤波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42573.X | 申请日: | 2009-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183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发明(设计)人: | 喻梦霞;李桂萍;徐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P1/203 | 分类号: | H01P1/203 |
代理公司: | 电子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51203 | 代理人: | 葛启函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扇形 开路 结构 微带 带通滤波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波/毫米波器件技术领域,涉及微波/毫米波集成电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微波/毫米波集成电路中的微带带通滤波器。
背景技术
滤波器具有选频功能,通过需要的频率信号,抑制不需要的频率信号。对于射频收发端系统来说,滤波器更是广泛使用的无源器件之一,它的性能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性能的优劣。随着毫米波技术在无线通讯和雷达系统中应用的不断增多,对电路尺寸小、制作简单的毫米波带通滤波器的需求也日益增加。由于微带在平面制图和制版上的方便,且易于和别的电路集成,所以微带带通滤波器在毫米波频段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常见的微带带通滤波器结构有平行耦合微带线滤波器、发夹型滤波器、交指滤波器和微带类椭圆函数滤波器等,这些结构都是通过耦合线实现的。发夹式、梳状型和交指型等结构对加工工艺要求高,很少在毫米波上使用。传统的平行耦合结构的微带带通滤波器存在下述不足:1、为了改善带外抑制,只有增加滤波器的级数,从而使得滤波器的长度大大增加,不利于在毫米波集成电路中的小型化;2、随着频率增大,为了达到一定的滤波效果,平行耦合滤波器的耦合缝隙可能太小,这样对加工工艺要求高;3、它的输入、输出端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使得它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受到一定的限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传统平行耦合微带滤波器存在的缺陷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具有扇形开路结构的微带带通滤波器,此种滤波器具有形式简单、结构紧凑、带外抑制度高的特点,不仅可以在微波/毫米波集成电路中使用,还可以用于频率更高的亚毫米波波段上;同时,此种滤波器的输入和输出微带线都在同一直线上,便于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扇形开路结构的微带带通滤波器,如图1所示,包括位于介质基片4表面的主传输线1、耦合微带线2和两段扇形开路支节3。所述主传输线1由主传输线输入端和主传输线输出端组成。所述耦合微带线2由主微带线和副微带线组成,其中耦合微带线2的主微带线分成两段:其中一段主微带线与主传输线输入端相连,另一段主微带线与主传输线输出端相连,两段主微带线之间形成一个缺口。所述主传输线1的中心线和耦合微带线2的主微带线的中心线在一条直线上。所述耦合微带线2的副微带线与主微带线相平行。所述扇形开路支节3是终端为扇形结构的四分之一波长终端开路线,两段扇形开路支节3的始端均与副微带线的中心点垂直相连。
图2(a)所示为一段平行耦合微带传输线,可以证明单个耦合微带单元能够等效成如图2(b)所示的一个导纳倒置转换器和接在两边的两段电角度为θ、特性导纳为Y0的传输线段的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4257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移动式伞座
- 下一篇:模拟登山动作的踏步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