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真空转鼓过滤机的进料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42632.3 | 申请日: | 2009-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94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1 |
发明(设计)人: | 穆超银;印大清;王伶俐;邓大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锦兴绿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3/72 | 分类号: | B01D33/72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 51213 | 代理人: | 伍孝慈 |
地址: | 61183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转 过滤机 进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过滤机,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真空转鼓过滤机的进料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用于化工、制药、造纸和食品等行业的真空转鼓过滤机基本上采用的是浸没式的进料方式,即转鼓的一部分浸没于浆液中,借助真空与大气的压力差,浆液中固体在转鼓旋转中心下方被吸附于转鼓上,并在转鼓旋转过程中实现固液分离。但由于浆液中固体密度大于液体密度,固体极易沉积,而造成吸附效果不理想,并且沉积的固体还有可能妨碍转鼓的运转,为防止这种情况出现,过滤机在浆液槽中均装有搅拌装置,或需加大送料泵功率以预防浆液中固体沉积。这样做的后果是:若使用搅拌装置,则增大了浆液槽尺寸,使设备体积增大,增加了制造成本,且需使用较大的占地面积,并因需要额外使用搅拌器而增加了运行成本;若使用加大功率的送料泵,则直接增加了运行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了原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在料斗上安装进料管和扇形分布器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真空转鼓过滤机的进料装置,包括料斗、固定在料斗上的扇形分布器和进料管,进料管固定在料斗上,料浆通过进料管从顶部进入过滤设备,扇形分布器位于进料管料浆出口处,扇形分布器的角度可调整。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有与转鼓鼓面形成浆液收集槽的料斗。
本实用新型代替了过去的浸没式进料,减小了设备体积,减少了制造成本,并降低了运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所示,一种真空转鼓过滤机的进料装置,包括有与转鼓鼓面形成浆液收集槽的料斗2、固定在料斗2上的扇形分布器3和进料管4,进料管4固定在料斗2上,料浆通过进料管4从顶部进入过滤机设备,扇形分布器3位于进料管4料浆出口处,预先经浓缩装置浓缩至70~90%的高浓度浆液,通过进料管4在扇形分布器3的作用下,在料斗内均匀分布,并借助于真空与大气的压力差,在转鼓表面形成滤饼。可通过调整扇形分布器的角度来控制浆液在转鼓表面的分布情况。因浆液位于设备旋转中心的上方,在重力作用下,所有固体均被有效吸附,无需另装为改善吸附效果的搅拌装置,也不需加大送料泵功率防止国体沉积,故而减小了设备体积,减少了制造成本,并降低了运行成本,特别是对于需要使用贵金属制造的过滤机设备,更能大量的节省制造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锦兴绿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锦兴绿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426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