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金属超轻型被复线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42736.4 | 申请日: | 2009-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842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甘露;张立昇;袁海兵;张毅;文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九洲线缆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1/06 | 分类号: | H01B11/06;H01B5/10;H01B3/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21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轻型 复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电缆,特别涉及一种多金属超轻型被复线,是一种与“有线通信系统”工程、电话单机和“有线传输设备”等配套使用的专用多金属超轻型被复线缆。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用于有线通信系统的被复线一般有两种:一种是聚氯乙烯被复线,采用镀锌钢丝作抗拉元件,PVC(聚氯乙烯)作绝缘;由于镀锌钢丝密度大,硬度高,PVC耐寒性能差,介质损耗大,因此造成在寒冷条件下使用时易发生绝缘龟裂和通信质量差的质量缺陷。另一种是采用芳纶纱作加强芯的被复线,由导电线芯、芳纶纱件加强芯、LL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绝缘层三部分组成;导电线芯采用镀锡铜线,加强芯为芳纶纱,此种被复线虽重量较轻,耐寒性较好,但接续不便,实用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在高温高湿、低温条件下长期工作,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且重量轻、外径小,传输质量高,接续快速,适用于机动快速收放作业的多金属超轻型被复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多金属超轻型被复线,由两根绝缘线芯复绞组成,各绝缘线芯均由导电加强线芯和包覆于导电加强线芯外部的保护绝缘层构成,其特征是:所述导电加强线芯由三根铜包铝线导电线芯与四根铜包钢线加强芯混合绞制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三根铜包铝线导电线芯与四根铜包钢线加强芯中,较好的是一根铜包钢线加强芯位于中心、另三根铜包钢线加强芯和三根铜包铝线导电线芯交替排列于位于中心的铜包钢线加强芯的周围;即:四根铜包钢线加强芯的横截面的中心轴线的连线形成“Y”形,三根铜包铝线导电线芯位于“Y”形支架的三个内凹处;亦即:所述导电加强线芯中四根铜包钢线和三根铜包铝线是按“1+6”结构形式混合绞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保护绝缘层较好的是黑色线型低密度聚乙烯绝缘层(即LDH绝缘层,LDH同现有技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特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四根铜包钢线和三根铜包铝线作导电线芯的结构,既能满足导电性又能满足机械性能,同时极大的降低了产品重量;
(2)本实用新型采用线型低密度聚乙烯作绝缘层,既满足了绝缘性能又减轻了产品重量,提高了产品耐环境使用性能;
(3)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因此能够在高温高湿、低温条件下长期工作;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且重量轻、外径小(产品外径不大于4.1mm),传输质量高、稳定,接续快速方便,适用于机动快速收放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部分轴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铜包钢线加强芯、2-铜包铝线导电线芯、3-黑色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DH)绝缘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见附图1、2和3。
一种多金属超轻型被复线,由两根绝缘线芯复绞组成,各绝缘线芯均由导电加强线芯和包覆于导电加强线芯外部的保护绝缘层构成,所述导电加强线芯由三根铜包铝线导电线芯2与四根铜包钢线加强芯1混合绞制构成;
所述三根铜包铝线导电线芯2与四根铜包钢线加强芯1中,一根铜包钢线加强芯1位于中心、另三根铜包钢线加强芯1和三根铜包铝线导电线芯2交替排列于位于中心的铜包钢线加强芯1的周围;即:四根铜包钢线加强芯1的横截面的中心轴线的连线形成“Y”形,三根铜包铝线导电线芯位于“Y”形支架的三个内凹处;亦即:所述导电加强线芯中四根铜包钢线和三根铜包铝线是按“1+6”结构形式混合绞制;
所述保护绝缘层是黑色线型低密度聚乙烯绝缘层3(即LDH绝缘层,LDH同现有技术)。
该实施例多金属超轻型被复线的生产过程是:将作导电加强线芯的四根铜包钢线和三根铜包铝线复合多金属按“1+6”结构形式混合绞制(四根铜包钢线形成“Y”形,三根铜包铝线位于“Y”形支架的三个内凹处),再在导电加强线芯外挤包一层LDH(即黑色线型低密度聚乙烯,为现有技术)绝缘层,即制得绝缘线芯;如图1所示,将两根绝缘线芯复绞在一起,即制得多金属超轻型被复线产品。
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技术解决方案所述均可实施,并具有所述良好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九洲线缆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九洲线缆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427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