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容量芯壳一体中性笔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44714.1 | 申请日: | 2009-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941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发明(设计)人: | 苏晓霞;周家腾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晓霞;周家腾 |
主分类号: | B43K7/01 | 分类号: | B43K7/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21000 四川省绵***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容量 一体 中性笔 | ||
技术领域
本设计涉及大容量中性笔,特别是特粗墨腔的中性笔的油墨密封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中性笔采用笔杆、笔芯、笔头保护壳结构,使用者在用完笔芯之后,可以用新的笔芯去更换使用。但是,在实际使用中,由于中性笔价格便宜,更换笔芯又麻烦,人们往往在使用完后会直接丢弃中性笔,造成浪费。而笔芯又有贮墨量较少,使用时间短的缺点。
试验表明,中性笔长度不变,在现有基础上制造较粗的大容量笔芯又会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1、由于封口胶的粘性和张力问题,把芯管做粗的话,芯管的横切面积增大,封口胶密封油墨所需的张力就需增大,封口胶的粘性就必须要增大,否则会造成芯尾漏墨;然而若增大粘性防止芯尾漏墨,这样会造成封口胶与管壁的吸附力加大,出现:在油墨未用完时封口胶就已经全部粘附在经过的管壁上造成漏墨、若增加封口胶量就会造成在墨汁未用完时笔头不出墨。
2、由于油墨也有一定的粘性。当芯管增粗后,油墨在管内受到的阻力就随之减小。直接造成笔尖压力增大而漏墨。
综上所述,若中性笔长度不变,在现有基础上增粗中性笔芯来增大墨汁容量,不能在芯管的横切面积、封口胶粘度、封口胶张力、封口胶容量、墨汁容量中找到一个平衡点,来实现真正增加中性笔墨汁容量又达到使用的目的。急待创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设计巧妙、使用寿命长、制造简单的大容量芯壳一体中性笔。
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大容量芯壳一体中性笔包括:笔管、笔头、所述笔管内腔装有的油墨、封口胶和橡胶弹。橡胶弹为球形,橡胶弹直径适当小于笔管内腔直径,所述橡胶弹靠近封口胶上液面且完全浸泡在封口胶中,且橡胶弹的密度与封口胶的密度相同。使用橡胶弹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由于加粗笔管内径而导致超过封口胶张力限度而出现不能密封油墨的情况。笔管内腔的底部连接笔头,所述笔头的笔尖部分的小钢珠与笔尖内壁的间距要比现有中性笔适当的小些,以此来防止由于笔管增粗后,油墨在管内受到阻力减小导致笔尖部分压力增大而漏墨的现象。
进一步,笔管内腔的顶部设有带孔的墨腔盖,与笔管连接,且上面有小孔。所述中性笔还设有笔头保护壳,笔头保护壳包覆所述笔头。所述笔管的握笔处还设有防滑软套。
3.对照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巧妙、墨汁容量超大是现有普通笔芯容量的10倍以上,是现有最粗笔芯(如:大鲨鱼笔芯)容量的3倍以上、而且不会出现上述背景技术中的漏墨、无墨等缺陷,值得推广运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设计实施例中性笔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2是本设计实施例的组合正面示意图。
图中:1、笔管,2、笔头,3、油墨,4、封口胶,5、橡胶弹,6、笔尖部分,7、带孔的墨腔盖,8、笔头保护壳,9、防滑软套。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大容量芯壳一体中性笔,包括笔管1、笔头2,所述笔管1内腔装有的油墨3、封口胶4和橡胶弹5,橡胶弹5为球形,橡胶弹5直径适当小于笔管1内腔直径,所述橡胶弹5靠近封口胶4上液面且完全浸泡在封口胶中4,橡胶弹5数量大于等于一,且橡胶弹5的密度与封口胶4的密度相同。使用橡胶弹5是为了防止由于笔管1内径增大而导致不能密封油墨3的情况。其原理是减小封口胶4密封油墨3所受的张力面积,其张力面积减小为:笔管1内腔的横切面积减去橡胶弹5的最大横切面积。由于封口胶4有一定粘性和润滑性,又因橡胶弹5与笔管1内腔之间留有适当缝隙,书写时随着油墨3的缓慢下降,封口胶4也会随之下降,橡胶弹5下部受封口胶4的静粘力面积约橡胶弹5表面积的一半,设为面积A,此时橡胶弹5受到向下力a的作用;同时橡胶弹5与笔管1内腔的最窄处圆周面积B之间会产生流体粘力作用,此时橡胶弹5受到向上力b的作用,但是由于受静粘力作用的面积A大于受流体粘力作用的面积B,产生的力a必然大于力b。所以这样既能让橡胶弹5随着油墨3的下降而下降,起到始终和封口胶4共同封闭油墨3的目的。在此过程中,部分封口胶4也会残留在经过的笔管1内腔上,因为虹吸作用,所以又能让橡胶弹5下部的封口胶4补充上橡胶弹5与笔管1内腔之间缝隙,且被填的缝隙始终在最窄处之上。笔管1内腔的底部连接笔头2,所述笔头2的笔尖部分6的小钢珠与笔尖内壁的间距要比现有中性笔适当的小些,以此来防止由于笔管1增粗后,油墨在管内受到阻力减小导致笔尖部分6压力增大而漏墨的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晓霞;周家腾,未经苏晓霞;周家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447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磁液压双控保压阀
- 下一篇:防摔水性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