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舰船用救生起重滚筒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45287.9 | 申请日: | 2009-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54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王虎儒;胡新赞;苏小博;郭亚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新竹防灾救生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43/00 | 分类号: | B63B43/00;B63B59/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惠文轩 |
地址: | 71007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舰船 救生 起重 滚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救生救援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舰船用救生起重滚筒,用于舰船触礁搁浅救援、舰船漏水沉没前冲滩以及维修好的舰船下水的过渡。
背景技术
目前,航行中舰船触礁或搁浅较严重时,没有更好的救援方案。原因在于航行中舰船触礁或搁浅较严重时,船底和水底礁石等坚硬凸出物“咬合”在一起,即使采用救援拖船也很难将遇险船只拖出遇险区,强制拖曳会加深船底的损坏,甚至导致舰船沉没。常常需要将货物和人员倒装到另外救援船上,再使用专门的维修船坞沉到水底将遇险舰船托起,然后由救援船拖回修理。上述方法需要投入设备和人员资源多、周期长;实施救援组织繁琐、困难,更谈不上自救,只能等待专业救援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舰船用救生起重滚筒,能够简单、易行地辅助救援设备,帮助搁浅遇险船只自救、互救脱离险境。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舰船用救生起重滚筒,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囊,设置在气囊端部的封盖,以及设置在封盖上的充气孔;所述气囊充气后中间为圆柱体。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和特点在于:
所述封盖为圆板,充气孔位于圆板上;圆板封盖的边缘压接在气囊的端部。
所述气囊由内胆橡胶层、帘子布增强层、外橡胶层通过硫化而成。
所述气囊充气后中间为圆柱体,两端部为圆锥体;所述封盖为圆柱体,圆柱体封盖伸入气囊端部的圆锥体中心,充气孔位于圆柱体封盖的中央;所述圆柱体封盖的外周设置有多道环形凹槽,并与气囊端部硫化或粘结为一体。
本使用新型的舰船用救生起重滚筒采用气囊形式,首先具有起重垫功能,气囊未充气状态,放入舰船底部和水底间隙中,调整好位置,充气至额定压力后,即可将舰船顶起,操作方便快捷;其次具有类似滚木作用,舰船可以较轻松地在上面滑动;第三具有缓冲作用,可有效保护舰船底部,适合于在水底较复杂的情况下使用;而且储存、携带和使用,安全、方便。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气囊充气后中间为圆柱体,两端部为圆锥体;所述封盖为圆柱体,圆柱体封盖伸入气囊端部的圆锥体内,充气孔位于所述圆柱体封盖的中央;所述圆柱体封盖的外周设置有多道环形凹槽。硫化成型时,气囊端部与圆柱体封盖的外周设置的多道环形凹槽紧密贴合粘结在一起。
附图说明
图4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舰船用救生起重滚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舰船用救生起重滚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剖面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2中B部分的剖面放大示意图;
其中:1为气囊;2为端盖;3为充气孔;4为压环;5为气囊外层胶;6为帘子布增强层;7为内胆橡胶层;8为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为本使用新型的一种舰船用救生起重滚筒(200型),其外观尺寸:¢1500×15000;船底脱离水底高度≤1500;工作压力0.08~0.1MPa,0.12~0.14MPa,耐压试验0.25MPa,最大起重力200吨。封盖2为钢质圆板,充气孔3位于圆板中心,并通过螺纹连接充气装置。气囊1的端部设置有外翻的凸沿,钢质圆板的封盖2和压环4压接气囊的端部的凸沿,通过压紧力实现密封。
参照图2,为本使用新型的一种舰船用救生起重滚筒(150型),其.外观尺寸:¢1500×15000;船底脱离水底高度≤1500;工作压力0.08~0.1MPa,耐压试验0.25MPa,最大起重力150吨。
结合图2、图3,150型舰船用救生起重滚筒,其气囊1充气后为中间为圆柱体,两端部为圆锥体,外观为光滑,气囊1由内胆橡胶层7、帘子布增强层6、外橡胶层5通过硫化而成,内胆橡胶层7和外橡胶层5均为天然橡胶,帘子布增强层6为4层层叠的1260D擦胶帘子布。封盖2为圆柱体,圆柱体的封盖2伸入气囊1端部的圆锥体中心,充气孔3位于圆柱体的封盖2的中央;圆柱体的封盖2的外周设置有多道环形的凹槽8,并与气囊1端部硫化或粘结为一体,本实施例采用硫化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新竹防灾救生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西安新竹防灾救生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452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外送箱
- 下一篇:排水带包装自动粘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