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风力发电机滑环室导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45715.8 | 申请日: | 2009-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769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8 |
发明(设计)人: | 第海鹏;李俊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盾安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9/28 | 分类号: | H02K9/28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王少文 |
地址: | 710018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力发电机 滑环 室导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冷却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风力发电机滑环室冷却导风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风力发电机滑环室的冷却方式是将冷却风直接从滑环室正上方的进风口直接送入滑环室内,再通过滑环室正下方的出风口导出。但是,滑环室内的滑环和碳刷之间因为高速旋转摩擦且存在持续放电,所以发热量较高。因为冷却风直接由滑环上方直接吹下,所以对位于滑环侧方碳刷的冷却效果较差。
另外,滑环室内高速旋转的滑环与碳刷接触时会产生碳粉,由于出风口处为平口且面积有限,为了清理滑环室中的碳粉,需要定期打开滑环室,将沉积在其内部的碳粉手工清理干净,费时费力,且沉积在滑环室内部的碳粉不能及时排除,可能影响整个设备的运行安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力发电机滑环室导风装置,能够起到很好的冷却效果并将碳粉从滑环室中及时排出,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冷却风从上到下通过滑环室所导致的碳刷不能得到很好冷却,以及碳粉沉积在滑环室内部影响设备正常运行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风力发电机滑环室导风装置,包括开口于滑环室4上方的入风口9和开口于滑环室4下方的出风口8,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导风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入风口9下方的至少一个上导风板1,所述上导风板1用于将进入滑环室4的冷却风3导向碳刷5。
上述导风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出风口8上方的至少一个下导风板7,所述下导风板7用于将经过碳刷5的冷却风3导向出风口8。
上述导风装置还包括碳粉滑落斗6,所述碳粉滑落斗6的上方开口与滑环室4下方开口连接,所述碳粉滑落斗6的下方开口与出风口6连接。
上述上导风板1从发电机轴向看的形状为直板、弧形板或折线形板;所述下导风板7从发电机轴向看的形状为直板、弧形板或折线形板。
上述碳粉滑落斗6的上方开口与滑环室4下方开口连接处的轮廓为方形,所述碳粉滑落斗6的下方开口与出风口6连接处的轮廓为圆形。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
1、碳刷得到充分的冷却。通过在滑环室内设置上导风板和下导风板,可以改变风向使得碳刷得到充分的冷却。
2、加大了冷却风的风速。在滑环室内设置上导风板和下导风板后,将冷却风的冷却面积缩小,则单位面积的风流量加大,提高了风速,进一步加强了冷却。
3、有效地将碳粉吹出滑环室。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滑环室内设置碳粉滑落斗,且碳粉滑落斗上方下圆,被冷却风吹出的碳粉除了被冷却风带走以外,其余碳粉落在碳粉滑落斗后可滑出滑环室,无需人工定期清理滑环室,可自动完成碳粉清理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上导风板和下导风板的形状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上导风板,2-滑环,3-冷却风,4-滑环室,5-刷架,6-碳粉滑落斗,7-下导风板,8-出风口,9-入风口,10-轴,11-碳刷。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风力发电机滑环室导风装置,包括开口于滑环室4上方的入风口9、开口于滑环室4下方的出风口8、设置在入风口9下方的一个上导风板1、设置在出风口8上方的至少一个下导风板7、碳粉滑落斗6;上导风板1用于将进入滑环室4的冷却风3导向碳刷5,下导风板7用于将经过碳刷5的冷却风3导向出风口8;上导风板1和下导风板7从发电机轴向看的形状为直板、弧形板或折线形板;碳粉滑落斗6的上方开口与滑环室4下方开口连接,碳粉滑落斗6的下方开口与出风口6连接;碳粉滑落斗6的上方开口与滑环室4下方开口焊接处的轮廓为方形,碳粉滑落斗6的下方开口与出风口6焊接处的轮廓为圆形。
风力发电机的滑环和碳刷设置在滑环室内,为了将冷却风沿图1所示风路吹向产生高温的碳刷,在滑环室内设置有可将冷却风导向碳刷一侧的上导风板。上导风板设置于冷却风入口处,这样可以确保冷却风进入滑环室后吹向碳刷。
由于考虑到冷却风还会吹出碳粉,为了保证碳粉不会在滑环室中随冷却风四处飘浮,在冷却风出风口处也设有一个下导风板,使得冷却风经冷却碳刷后直接从出口排出,而不会因没有挡风装置而又吹回到滑环室内形成循环。如图3所示,导风板的形状可以是直板、弯折板或弧形板,弧形板效果最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盾安电气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盾安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457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风光互补控制逆变器
- 下一篇:车载太阳能移动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