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拉升预应力钢筋绞线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45740.6 | 申请日: | 2009-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605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彦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二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12 | 分类号: | E04G21/12 |
代理公司: | 西安西达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2 | 代理人: | 刘华 |
地址: | 030024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应力 钢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具,具体涉及一种拉升预应力钢筋绞线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桥梁施工、高速铁路轨道板等其他行业施工过程中,预应力钢筋(钢绞线)拉出是最常用的一道工序,过去施工是焊制一个简易架,锚固在地上,上边开口,当把预应力钢筋(钢绞线)放置其中,再用重物覆盖,然后去掉钢带,缓慢拉出。其缺点是1、吊装钢绞线吊入时不方便。2、解钢带时,预应力钢筋(钢绞线)容易把覆盖物冲掉,飞出的钢绞线易伤人。3、噪音大。4、对作业工人没有防护措施。5、需要的作业人员多,生产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筒单,重量轻,成本低,使用方便的一种拉升预应力钢筋(钢绞线)的装置。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解决的:该装置由转动轴心,安全外罩,伸出杆三部分组成,本实用新型的特殊之处在于上述转动轴心上部是由至少4根弯制的槽钢组成一个梯形框架,弯制槽钢水平面与工字形套管连接,梯形框架底部与另一槽钢焊接在钢管上构成一个平台,另一槽钢的底部分别安装轨迹不同的轴承;上述安全外罩是由用钢管弯制两个圆环,圆环至少用8根钢管连成一整体,钢管外面加焊铁皮,其中留一空档作为剪断最后一根扎带的位置,圆环与空心阻尼棒连接,空心阻尼棒中间穿轴,轴为L形,短边与圆环内侧焊接,空心阻尼棒绕轴旋转,上述伸出杆将至少8根弯制成L型的钢管焊接在钢板上构成一个伞形罩,钢板中间开有圆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转动的轴心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带阻尼的安全外罩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伸出杆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下面结合附图对发明内容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图2所示,该装置由转动轴心,安全外罩,伸出杆三部分组成,上述转动轴心上部是由至少4根弯制的槽钢7组成一个梯形框架,弯制槽钢7水平面与工字形套管2连接,梯形框架底部与另一槽钢8焊接在钢管1上构成一个平台,另一槽钢8的底部分别安装轨迹不同的轴承9。
图3~图4所示,上述安全外罩是由用钢管弯制两个圆环10,圆环10至少用8根钢管11连成一整体,钢管11外面加焊铁皮12,其中留一空档作为剪断最后一根扎带的位置,圆环10与空心阻尼棒5连接,空心阻尼棒5中间穿轴,轴为L形,短边与圆环内侧焊接,空心阻尼棒可绕轴旋转,当切断预应力钢筋(钢绞线)时,在外力驱动下,预应力钢筋(钢绞线)靠其内应力自动弹到空心阻尼棒上,这样就减少了钢筋和圆环10、钢管11、铁皮12的撞击,降低了噪声。
图5~图6所示,上述伸出杆将至少8根弯制成L型的钢管13焊接在钢板14上构成一个伞形罩,钢板中间开有圆孔15,伸出杆的作用是作为预应力钢筋(钢绞线)导向拉出,以便释放其内应力。
综上所述,安装前,首先选择场地,在场地的一端将钢管1用地锚锚固在地面上,场地周围作硬化处理,再将可转动轴心的工字形套管2插入到钢管1中,然后将整盘预应力钢筋(钢绞线)吊入到转动轴心上,轴承9沿硬化地面滚动,然后再安装阻尼安全外罩,最后安装伸出杆,上述装置安装后,将预应力钢筋绑扎带依次解开,解最后一条绑带要留在阻尼安全外罩的缺口处,找到预应力钢筋头,并将其钢筋头从伸出杆圆孔15中拉出至拉拨机钳口进行预应力拉伸。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结构筒单,重量轻,成本低,使用方便快捷,操作起来安全可靠。节约了成本,提高了功效,降低了安全隐患,适用于任何预应力钢筋(钢绞线)作业。例如某铁路客运专线的梁场、板场,使用该设备装置省时省力、安全可靠。比没有采用该工具的设备安装,功效提高5倍以上。
本实用新型除了上述优点外,还具有以下特点:
1、安全可靠。
该装置改变了传统的设备拉升预应力钢筋(钢绞线),“压盖板”的施工方法,减少安全隐患,使施工更加可靠。
2、降低了噪音。
该装置阻尼棒的使用,降低了拉升时,钢绞线和装置碰撞、摩擦的噪声,对周围的作业影响降到最低。同时也减少了预应力钢筋的磨损,保证了预应力钢筋(钢绞线)的使用质量。
3、单件重量轻,易拼装。
用传统的施工方法,完成该工序大概5-6人,现在仅用1-2人就可完成该项工作。
4、可以转动的轴心,可方便剪切绑扎的钢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二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二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457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