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悬索桥的形状记忆合金减振辅助索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46036.2 | 申请日: | 2009-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60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何浩祥;陈彦江;陈适才;李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D19/16 | 分类号: | E01D19/16;E01D11/02;E04B1/98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张慧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悬索桥 形状 记忆 合金 辅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悬索桥的形状记忆合金减振辅助索装置,属于桥梁工程抗风及抗震与减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悬索桥是以承受拉力的缆索作为主要承重构件的桥梁,由悬索、索塔、锚碇、吊杆、桥面系等部分组成。由于悬索桥比梁式桥的跨越能力更大,在桥梁建设中应用广泛,是大跨度桥梁的最主要桥型。随着桥梁设计和施工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悬索桥的跨度不断增大,桥梁整体刚度急剧下降。作为悬索桥主要承重构件的缆索长度不断增加,其柔性大、内阻尼低、固有频率分布广,极易在风、风雨、地震和支承端的梁塔位移作用下发生振动。
悬索桥缆索的致振机理于分复杂。根据激励源的不同,缆索的主要振动类型可分为两类:一类为风或风雨共同作用引起的缆索振动,另一类为缆索支承端在梁塔位移作用下发生的振动。目前,被动控制是抑制缆索振动的主要手段,主要措施包括:改变缆索表面形状以改变索的动力特性;在主梁重要横截面两端安装调谐质量阻尼器等。对悬索桥上的缆索,通常使用粘弹性阻尼器为控制设备。然而,单纯的被动控制缆索振动并不是振动控制的最佳选择,调谐质量阻尼器对大跨度桥梁整体的振动控制效果不明显。对于较长的缆索,普通阻尼器很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阻尼来控制索的振动,从而使被动控制失效。因此开发成本低廉、功能多样,效果良好的减振装置具有重大的工程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悬索桥的形状记忆合金减振辅助索装置。该装置中的形状记忆合金是一种新型功能材料和智能材料。与普通阻尼材料相比,它具有独特的形状记忆效应、超弹性效应等特性.利用形状记忆合金超弹性效应设计的耗能装置具有耐久性和耐腐性能好,使用期限长,允许大变形并且变形可恢复等优点。在悬索桥承受强风和地震作用下,该装置能够与主缆索组合形成索网体系,限制缆索的变形和振动,增加缆索的阻尼,改善整体动力性能和空气动力性质,有效地耗散能量,减轻桥梁主体的振动,从而保证桥梁的稳定性、适用性和安全性。该装置具有施工便捷、综合减振效果明显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辅助索、形状记忆合金丝、与悬索桥主缆外部套筒相连接的第一套箍、以及固定在第一套箍的外表面用于辅助索穿过的第二套箍。其中:辅助索的一端穿过第二套箍,并将辅助索顶端夹紧锚固,另一端与形状记忆合金丝固接,形状记忆合金丝又与辅助索固接,按照该方式二者依次连接,最后的一根为辅助索,最后一根辅助索与悬索桥的主梁或主缆固接。
所述的辅助索的直径为悬索桥主缆钢索直径的0.2~0.5倍,材料与悬索桥主缆中钢索材料相同,第一套箍的内径是辅助索直径的1.0~1.2倍。
所述的形状记忆合金丝的直径为悬索桥主缆钢索直径的0.02~0.1倍,长度大于等于辅助索长度的0.2倍。
所述的形状记忆合金丝的材料为Ni-Ti合金或Ti-Ni-Pd合金或Cu-Zn合金或Cu-Zn-Al合金,且其强度应大于等于辅助索强度的0.5倍。
所述的第一套箍由两个半圆环型型钢经过螺栓螺杆对接,箍紧在悬索桥主缆上,第一套箍的内径与悬索桥主缆外径相同。
所述的辅助索和形状记忆合金丝之间通过连接构件固连,所述的连接构件的结构为:连接构件由两个以上的金属环链接而成,金属环两端分别与形状记忆合金丝和辅助索紧密缠绕固接;所述的最后一根辅助索与悬索桥的主梁之间锚固连接。
所述的连接构件的强度、以及辅助索与主梁的锚固端的强度都要大于辅助索和形状记忆合金丝二者中较大的强度的1.5倍。
所述的辅助索和形状记忆合金丝安装时要拉紧,原则上要保证悬索桥主缆振动时均不出现负拉力。
辅助索和形状记忆合金丝可以构成水平减震形式,即二者主要与悬索桥的两根平行主缆连接;也可以构成横桥向减震形式,即二者主要与一根悬索桥的主缆及主梁连接。目的均为提高悬索桥的整体抗扭刚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1)本实用新型将辅助索与悬索桥原有的部分缆索相连,形成新的索网结构体系,提高了悬索桥的抗扭刚度和稳定性。
2)辅助索减振措施特别适用于大跨度悬索桥的超长拉索体系,对抑制参数振动和线性内部共振于分有效。
3)本实用新型采用具有形状记忆效应、超弹性效应等优良特性的形状记忆合金丝与辅助索形成强阻尼装置,进一步增强了装置的耗能性能和大变形能力,尤其适合飓风和强震作用下的耗能减震。
4)装置没有复杂构造,安装便捷,效果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三维视图;
图2本实用新型沿缆索截面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460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