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螺旋球面整形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46230.0 | 申请日: | 2009-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524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军;练章华;蔺恒利;吴欣袁;李占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6/00 | 分类号: | B23P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李玉明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 球面 整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开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油水井套管变形修复时使用的套管整形专用工具。具体而言是一种碾压式球面套管整形装置。
背景技术
套管变形是油田开发中、后期最常见的一种套管损坏形式。目前,常用的套管变形整形修复方法有机械整形和爆炸整形。其中,机械整形在我国使用较为频繁。机械整形又可分为冲击胀管和碾压挤胀管两大类。使用的冲击胀管类工具如梨形胀管器,结构简单,现场操作方便,但整形时需提放钻柱冲击,对变形部位的套管及管外水泥环的造成损害,保护性较差;另外所需要的钻压大;遇卡钻事故率高;需要多次起下钻柱,导致工作时间延长,施工成本增加。使用的碾压挤胀类工具如偏心辊子整形器,适用于套管变形后通径较大的套损井,可一次整形基本恢复通径。碾压挤胀类工具与冲击胀管类工具相比,施工时起下钻柱次数大大减少。但由于碾压挤胀类工具偏心轴所受弯矩较大,易断裂;滚珠整形器对变形套管的整形由面接触变为多点接触,提高了单位面积上的作用力,一次整形量大,但钢球容易出现脱粒现象,并且连续损坏、卡钻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螺旋球面整形器,结合冲击胀管类工具和碾压挤胀类工具两类整形器优点,达到对套管变形部位下一次钻柱整形复位,减少起下钻柱的次数,减少对套管内壁刮、磨损坏,提高对套损部位及管外水泥环的保护作用。克服碾压挤胀类工具偏心轴所受弯矩较大易断裂的不足;克服冲击胀管类工具对变形部位的套管及管外水泥环的造成损害,卡钻事故率高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油水井套管变形修复的螺旋球面整形器,由本体和球面齿组成。其特征在于:本体为柱状体形,本体自下而上分为导向引鞋、整形扩径段、定径段、倒锥取钻段和钻杆接头部分,本体中心有贯穿整个本体的通孔。在本体的整形扩径段、定径段和倒锥取钻段的表面有螺旋分布的齿孔,每个齿孔内固定有球面齿。导向引鞋为圆柱体形。整形扩径段为外壁为圆锥体形,定径段为圆柱体形,倒锥取钻段为圆锥体形,钻杆接头有外螺纹。通过外螺纹能将螺旋球面整形器连接在钻杆的下端。
所述的整形扩径段、定径段和倒锥取钻段的表面齿孔螺旋分布是分别有条螺旋分布齿孔,每条螺旋线的相位角为60度,每条螺旋线的升程为15mm。
所述的整形扩径段的锥度为5度。
所述的倒锥取钻段的锥度为1.5度。
所述的球面齿由球面形冠和圆柱体构成,圆柱体的直径为15mm,圆柱体的端部有倒角,球面齿采用硬质合金材料。
球面齿上部球面形冠突出本体表面5~5.5mm。
齿孔在本体表面的分布经过优化设计,在各个功能区分布不一,具有一定的规律,间隔不会过密也不会过于稀松。在工具旋转工作时,能使牙齿覆盖率达到最高。
简述螺旋球面整形器的原理,有利于理解本实用新型。参阅图1。导向引鞋7的作用是引导上部整形器进入套管变形段。整形扩径段6是碾压整形主要作用区域,其锥体结构,逐渐变大。在钻柱旋转和钻压作用下对变形部位进行碾压和挤胀,以使套管变形部位逐渐恢复通径。定径段5继续对套管变形部位反复碾压,使套管内壁产生塑性变形,二次屈服应力将提高,变形段受到冷作硬化,整形后能提高套管强度,使恢复的套管通径保持不变,降低了扩大后的套管再次缩径的可能,从而实现整形扩径的目的。倒锥取钻段4倒锥面具有防卡作用,在提升钻具遇阻的时候,可采用边旋转边上提的方式起出钻柱,避免因套管缩径而将钻具卡死。钻杆接头3与上部钻杆联接,传递扭矩和钻压。通孔8可以在工作时注入工作液。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螺旋球面整形器具有以下优点:
1.螺旋球面整形器前端有锥引鞋,起到矫正和辅助进入套管变形段功能。
2.该整形器的球面齿采用固定的方式,因而不会造成像滚珠整形器的脱粒现象。
3.一次整形量大,不用多次起下钻柱,劳动强度大幅下降,处理井段长,对水泥环损伤较小,可连续长井段施工,工作效率高。
4.结构简单而紧凑,容易制造,且不易损坏,球面体与套管的硬度差大,更有利于提高整形速度。
5.施工时,注入冷却液降低工作温度,保护工具,并起到润滑作用,减少摩擦,降低扭矩。
6.操作方便,现场适用性强,结构设计合理,与其它类型的整形器相比,将原先的面接触改为多点连续滚压接触,增大了单位面积上的作用力,有利于提高整形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螺旋球面整形器结构示意图。
图2是球面齿2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462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视频图像的点读机点读方法
- 下一篇:一种铝-稀土微纳米复合制氢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