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频往复式摩擦磨损试验机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46406.2 | 申请日: | 2009-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323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1 |
发明(设计)人: | 陈大忠;胡晓明;宋海清;张建荣;刘顺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19/00 | 分类号: | G01N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刘国平;顾映芬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频 往复 摩擦 磨损 试验 | ||
1.一种高频往复式摩擦磨损试验机,该试验机包括激振器(4)、外套(24)和推杆(6),其中,所述推杆(6)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激振器(4)的振动头上,所述外套(24)的一端与所述激振器(4)的外壳固定连接,所述外套(24)套在所述推杆(6)外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机还包括弹性片(14)和调距管(25),所述弹性片(14)固定在所述推杆(6)上并位于所述外套(24)内,所述调距管(25)套在所述推杆(6)外部并且固定在所述外套(24)的另一端,所述调距管(25)的一端位于所述外套(24)内,所述弹性片(14)沿与所述推杆(6)的轴向垂直的方向上的高度大于所述调距管(25)的内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频往复式摩擦磨损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距管(25)可调节地固定在所述外套(24)的另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频往复式摩擦磨损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距管(25)与所述外套(24)的另一端螺纹连接或滑动连接,并通过固定件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高频往复式摩擦磨损试验机,其特征在于,该试验机还包括压盖(34),该压盖(34)固定在所述外套(24)的另一端,所述调距管(25)固定在所述压盖(34)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频往复式摩擦磨损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距管(25)包括管部(251)和位于该管部(251)的一端的限位部(252),所述压盖(34)具有通孔,所述管部(251)的另一端穿过该通孔,所述管部(251)的外周壁与所述通孔的内周壁滑动连接或螺纹连接,所述限位部(252)位于所述外套(24)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频往复式摩擦磨损试验机,其特征在于,该试验机还包括位移传感器(5),所述位移传感器(5)包括主体部分和铁芯,所述主体部分和铁芯中的一者固定在所述外套(24)的内壁上,另一者固定在所述推杆(6)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频往复式摩擦磨损试验机,其特征在于,该试验机还包括:与所述推杆(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的上试件夹具(7),以及依次固定连接的下试件夹具(17)、加热台、弹性支架(11)和托板(1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频往复式摩擦磨损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24)与所述上试件夹具(7)和下试件夹具(17)通过导线串联连接,所述激振器(4)的外壳与所述外套(24)的一端之间设置有绝缘圈(23)。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频往复式摩擦磨损试验机,其特征在于,该试验机还包括位于所述加热台内的温度开关(22)。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频往复式摩擦磨损试验机,其特征在于,该试验机还包括固定在所述托板(13)上的力传感器支架(10)和固定在该力传感器支架(10)上的力传感器(12),该力传感器(12)的感应头与所述加热台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频往复式摩擦磨损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台包括导热台(8)、平台(9)以及位于该导热台(8)和平台(9)之间的加热件,所述导热台(8)与所述下试件夹具(17)固定连接,所述平台(9)与所述弹性支架(11)固定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高频往复式摩擦磨损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件为薄膜型加热片(18)。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频往复式摩擦磨损试验机,其特征在于,该试验机还包括与所述下试件夹具(17)连接的温度传感器(21)。
14.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频往复式摩擦磨损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台的相对的两个侧面上分别形成有凸台(81),其中一个侧面上的凸台(81)形成有固定孔(82),所述下试件夹具(17)位于该两个侧面上的凸台(81)之间,并且通过在所述固定孔(82)内安装螺钉而使得所述下试件夹具(17)固定到所述加热台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4640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