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物质颗粒压缩成型的齿轮式压模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46427.4 | 申请日: | 2009-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45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洪毓安;蒋振山;王永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汉坤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20 | 分类号: | B01J2/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陈英 |
地址: | 100038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颗粒 压缩 成型 齿轮 式压模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质致密成型加工技术领域,涉及的是一种生物质致密成型压模机构。
背景技术
生物质能源一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能源,生物质能源具有以下特点:
(1)蕴含量巨大、可再生,只要有阳光存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就不会停止,生物质能源就不会枯竭。
(2)无污染。
(3)具有普遍性、易取性等特点,生物质能源存在于世界上所有国家和地区,而且廉价、易取。
(4)可储存、运输。
因此生物质能源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组织、专家人士的重视。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农业大国,又是一个经济迅速发展的国家,21世纪将面临着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因此,改变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开发利用生物质能等可再生的清洁能源资源对建立可持续的能源系统,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重大意义。
目前,生物质能源的研究和开发已成为世界重大课题之一,许多国家都制订了相应的开发计划,如日本的阳光计划、印度的绿色能源工程、巴西的酒精能源计划等。同其他能源技术比较,生物质颗粒燃烧技术更容易实现大规模生产和应用,发展此项技术也更符合我国国情。我国农村每年都有大量的农作物秸秆被遗弃、焚烧,造成大量的生物质资源浪费,而且污染环境。农作物秸秆的资源化、能源化、产业化利用是大势所趋,迫在眉睫。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起开始致力于生物质固化成型燃料技术的研究,目前已有很多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开展了生物质颗粒成型技术的研究,总的来说,我国的生物质固化成型燃料有如下特点:在全国范围内,还处于研究示范试点阶段,设备的研制呈多点开花且成本低廉态势,适合我国国情;然而,规模化和市场化较差;管理不规范,支持政策缺乏力度,推广速度缓慢等。
专利号为00100122.1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秸秆饲料燃料成型加工工艺,它包括对秸秆进行粉碎、搅拌、冲压成型等几个步骤。该工艺的各个设备都放置在一个底盘上,底盘上安装有四个行走轮,这解决了定点加工、不易移动的缺陷,但是,此专利公开的这种设备及成型方法,还是没有摆脱设备能耗大,配套动力31.6KW,设备重,设备整体重2800Kg,生产率低,成型颗粒密度为1.0Kg/cm3时生产率仅为180Kg/h等难题,而且,此工艺对秸秆原料含水率要求比较严,通常要求秸秆含水率<18%,冲压成型过程中需要对原料加热,不适于规模化发展。
专利申请号为200710114897.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双环模造粒机,该机构的成型结构包括机架、电机、减速机,带造粒孔的左环模、带造粒孔的右环模;其中,左环模造粒孔和右环模造粒孔位置交错;左环模外壁和右环模外壁相切布置;该机左环模和右环模上均开有造粒孔,能够一定程度上解决开孔率、生产率的问题,但是还不是很理想,而且左环模与右环模表面光滑,无凹模与凸模,受力不集中,摩擦大,环模容易发热,影响秸秆成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新的生物质颗粒压缩成型的齿轮式压模机构,能大大提高秸秆颗粒成型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能耗,成型部件结构简单,体积小巧,实现起来方便。本机构再配以粉碎部件及动力系统,就可以组成一部粉碎成型一体机,可应用于我国广大农村和偏远山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生物质颗粒压缩成型的齿轮式压模机构,包括一个机架、相匹配的两组模具部件和动力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一组所述模具组件为一个设置在该机架上的齿轮形太阳轮,该太阳轮的齿根部设有径向成型孔构成凹模部,在该太阳轮的中心设有轴向通道,所述径向成型孔与该轴向通道连通;另一组模具组件为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齿轮形行星轮,该行星轮可运动地且其轮齿可嵌入和脱离所述太阳轮的齿间地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行星轮的轮齿构成凸模部;所述动力传动机构设置在该机架上,其与所述模具部件相连接。
所述太阳轮与所述行星轮的安装间距的最佳方案是,该安装间距为该太阳轮的凹模部与该行星轮的凸模部相互嵌合时,所述行星轮凸模部的端头最深可压抵在所述太阳轮成型孔的孔口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汉坤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汉坤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464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