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近海或潮间带安装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47956.6 | 申请日: | 2009-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389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发明(设计)人: | 孙德壮;董庆辉;姜福洪;伞立忠;梅荣兵;刘刚;冷阿伟;郭洪生;王欣;赵杰;秦大秋;马延德;于逢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17/00 | 分类号: | E02B17/00 |
代理公司: | 大连智慧专利事务所 21215 | 代理人: | 刘琦 |
地址: | 116021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近海 潮间带 安装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上安装平台的结构,更具体的说,涉及工作水深5~50米的近海海上工程项目以及潮间带海上工程项目用于材料设备运输、设备组装、设备起吊、安装及设备维护的平台;尤其适用于自升式风电机组(发电机组容量10MW以下)安装维护的平台。
背景技术
我国沿海风电场建设,寻求风电机组安装维护的解决方案,目前国内还没有沿海风电场项目的海上解决方案。本发明利用海上移动设施,实现近海工程项目的海上运输、安装及服务,主要用于近海海上风车安装维护。
潮间带海上工程项目由于陆上运输受限,陆上工程施工难度大,寻求通过海上的解决方案,目前国内、国际还没有潮间带工程项目的海上解决方案。本发明利用潮水及工装设施,实现潮间带海上工程项目的海上运输、安装及服务,主要用于潮间带及海上风车安装维护。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为满足近海或潮间带海上工程项目,特别是海上风电机组安装及维护的需要,解决近海海上工程项目,特别是海上风电机组安装及维护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近海工程项目所需设备材料的运输、安装及维护的施工设施的设计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设计了一种近海或潮间带安装平台,包括由桩腿支撑的平台主体;平台主体上包括设置于一侧的主吊机和另一侧的辅吊机,以及发电机室、生活楼;所述平台主体一侧还设置有直升飞机平台。主吊机和辅吊机包括吊头,以及由升降装置带动升降的升降室。此外,桩腿下部由桩靴固定于海底。平台主体两侧设置有固定于海底的定位锚。优选方式下,平台主体上还设置有救助艇。
本发明近海自升式风电机组安装维护平台设计方案,以及潮间带浅吃水自升式风电机组安装维护平台的设计方案。特征在于:大甲板面、驳船型、圆柱桩腿、齿轮齿条升降式、起吊能力范围为150吨到800吨,定义为近海服务支持平台,主要用于潮间带及海上风车安装维护,具有平台结构适用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总布置图的侧视图,体现平台作业及吊运能力;
图2为总布置图的主甲板俯视图,体现平台甲板上的设施布局及风电机组设备材料的存放布局。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2所示本发明的近海或潮间带安装平台。包括由桩腿2支撑的平台主体3。平台主体3上包括设置于一侧的主吊机11和另一侧的辅吊机6,以及发电机室7、生活楼8。平台主体3一侧还设置有直升飞机平台10。主吊机(11)和辅吊机6包括吊身、吊头,以及由升降装置4带动升降的升降室5。桩腿下部由桩靴1固定于海底。平台主体3两侧设置有固定于海底的定位锚9。平台主体3上还设置有救助艇13。
●平台主体3
为一个具有双层底的单甲板箱形结构,用于承载柴油发电机等动力舱室、其它工作舱室,以及燃油舱、淡水舱、压载舱等液体舱,作业时处在海平面上,可在拖航时提供浮力。
●升降室5
内部承载使平台上下运动的的升降装置4,通过升降室结构将整个平台边为一个整体。从而也就将主船体与桩腿连接起来。使主体和桩腿可靠固定连接在一起,本平台可作吊机基座使用。
●桩腿2
在平台上借助电动机械与平台主体结构作预定的相对运动的柱形结构。桩腿可插入海床并将平台主体结构抬出海面到一定高度。由齿条和柱体组成。
●桩靴1
与平台单个桩腿底部相连的独立水密结构,直接与海底相接触,为平台坐在海底的基础。
●生活楼8
工作人员生活居住场所。
平台的主要设备:
●吊车
用于风车的整体组装及风车的安装。设备参数:电驱辅吊机6∶1台×75t@20米;柴油机驱动主吊机1台×150吨@30米;(主吊机11可升级到800吨@30米)
●升降装置4
安装在桩腿和平台主体的交接处,驱动升降装置使桩腿和主体作相对的上下运动。
●发电机室7
其中的发电机提供平台所需电力。设备参数:2台×550-600KW(暂定)
●应急发电机
提供平台紧急情况所需电力。设备参数:1台X150KW(暂定)入级及规范:本平台入CCS&GL.
主要参数:
平台长度~70米,平台宽度~40米,型深~4米,最小吃水1.5米,恶劣环境工况下工作水深:5~50米。采用电机齿轮齿条升降系统,安装两台吊机,主吊机吊高最高可达到距甲板面~103米。
桩腿间距:纵向~47.5米,横向33米
定员:10人;1个双人间,2个四人间。(生活区定员可升级到30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479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速铁路深厚层软土地基复合加固构造
- 下一篇:一种桩腿主舷管的制造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