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圆盘造球机电动旋转刮刀的新型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48357.6 | 申请日: | 2009-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374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发明(设计)人: | 陈沙沙;张忠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14 | 分类号: | B01J2/14 |
代理公司: | 鞍山贝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223 | 代理人: | 孔金满 |
地址: | 11400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盘 机电 旋转 刮刀 新型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冶金工业中的圆盘造球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圆盘造球机电动旋转刮刀的新型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球团设备的大型化,电动旋转刮刀在圆盘造球机上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原有的电动旋转刮刀的内、外刮刀直径相等。内刮刀区域面积明显少于外刮刀区域面积,故内刮刀区域轨迹比外刮刀区域轨迹密(刀杆数量相同),致使整盘轨迹疏密不均。
由于外刮刀覆盖区域比内刮刀覆盖区域大且绝对线速度比内刮刀高,故当内外刮刀功率相同时(考虑备件统一),往往内刮刀功率余量大,而外刮刀功率不够,发生外刮刀电机烧损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圆盘造球机电动旋转刮刀的新型结构,使得内外刮刀功率消耗基本趋于一致,对于节能与方便设备维护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圆盘造球机电动旋转刮刀的新型结构,包括内刮刀,外刮刀,与此内刮刀、外刮刀相连接的刮刀支架、刮刀传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刮刀的直径加大于外刮刀的直径,外刮刀的直径∶内刮刀的直径=1∶1.55~1.65。
优选的外刮刀的直径∶内刮刀的直径=1∶1.6。
本实用新型将圆盘造球机电动旋转刮刀的内刮刀直径加大,将外刮刀直径缩小。一般应使内刮刀负担面积与外刮刀负担面积之比为60%左右为宜;即加大内刮刀覆盖区域,减少外刮刀覆盖区域,使内刮刀轨迹密度由密变疏,外刮刀轨迹密度由疏变密,使整盘刮刀轨迹疏密程度趋于一致,显著改善了电动旋转刮刀轨迹覆盖性能;同理使得内外刮刀功率消耗基本趋于一致,对于节能与方便设备维护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圆盘造球机电动旋转刮刀的新型结构,包括内刮刀1,外刮刀2,与此内刮刀1、外刮刀2相连接的刮刀支架3、刮刀传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刮刀1的直径加大于外刮刀2的直径,外刮刀2的直径∶内刮刀1的直径=1∶1.55~1.65。
优选的外刮刀2的直径∶内刮刀1的直径=1∶1.6。
图中的标号I为内刮刀区域,II为外刮刀区域,4为圆盘造球机的盘面。
本实用新型的圆盘造球机电动旋转刮刀的新型结构加大了内刮刀1的覆盖区域,减少了外刮刀2覆盖区域,使内刮刀轨迹密度由密变疏,外刮刀轨迹密度由疏变密,使整盘刮刀轨迹疏密程度趋于一致,显著改善了电动旋转刮刀轨迹覆盖性能;同理使得内外刮刀功率消耗基本趋于一致,对于节能与方便设备维护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483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