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联低压齿轮泵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49462.1 | 申请日: | 200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821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吕振;魏兴辉;董子臣;刘文治;董立军;王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阜新液压油泵厂 |
主分类号: | F04C11/00 | 分类号: | F04C11/00 |
代理公司: | 阜新市和达专利事务所 21206 | 代理人: | 邢志宏;赵景浦 |
地址: | 123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联 低压 齿轮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压设备基础件,特别涉及一种三联低压齿轮泵。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使用的推土机所用的工作泵、润滑泵和排油泵均采用各自独立式安装,使用多套传动装置,使设备整体结构体积大、结构复杂、油路繁琐混乱,给设备安装维修、维护带来不便,另外三套泵的加工量大,成本高,工作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便于安装、维护、工作效率高的三联低压齿轮泵。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三联低压齿轮泵包括前体、后盖、前盖、法兰盘、轴承、螺栓,其特点是在前体和后盖之间依次装有工作泵体、润滑泵体、排油泵体,在工作泵体、润滑泵体、排油泵体中平行装有主轴,从动二轴和三轴,在工作泵体内的主轴和二轴上用平键装相互啮合的齿轮,在工作泵体、排油泵体内的主轴和三轴上用平键装相互啮合的齿轮、齿轮;在工作泵体内的主轴和二轴上、齿轮的左端面设侧板,右端面上设补偿组件,侧板由钢与锡青铜板烧结组成,在锡青铜板面上腰形中间开有卸荷槽,补偿组件由3字胶条和3字挡条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三联低压齿轮泵采用三联泵体三种功能简化了设备结构和减小了体积,便于安装维护,在侧板上设卸荷槽,降低泵的噪音,设有补偿组件,使侧板与齿轮面充分接触,提高了齿轮泵的效率,运行平稳,提高了泵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以实施例具体说明。
图1是三联低压齿轮泵结构剖视图。
图2是图1中侧板结构主视图。
图3是图2的左侧视图。
图4是图1中补偿组件结构主视图。
图5是图4的A-A剖视图。
图中,1-后盖;2-排油泵体;3-润滑泵体;4-工作泵体;5-平键;6-3字胶条;6-1-3字挡条;7-前体;8-O形圈一;9-挡圈;10-前盖;11-孔用弹性挡圈;12-法兰盘;13-堵;14-骨架油封;15-深沟球轴承;16-轴用弹性挡圈;17-主轴;18-从动二轴;19-滚针轴承;20-轴用钢丝挡圈;21-垫圈;22-O形圈二;23-齿轮;24-侧板;24-1-卸荷槽;24-2-锡青铜板;25-齿轮;26-齿轮;27-从动三轴;28-空心销;29-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照附图1~5,三联低压齿轮泵的排油泵体2、润滑泵体3、工作泵体4用后盖1、前体7和O形圈二22、螺栓29垫圈21紧固在一起,在前体7、后盖1、排油泵体2、润滑泵体3、工作泵体4之间的螺栓29上均用空心销28定位。在前体7、工作泵体4、润滑泵体3、排油泵体2内均用滚针轴承19装平行的主轴17和从动二轴18和三轴27。在工作泵体4内的主轴17和从动二轴18上用平键5装相互啮合的齿轮23,在润滑泵体3、排油泵体2内的主轴17、从动三轴27上装相互啮合的齿轮25和齿轮26。在滚针轴承19两端均装有轴用钢丝挡圈20。在主轴17和从动二轴18上的齿轮23左端装侧板24,侧板24由45#钢板与锡青铜板24-2烧结一起,在锡青铜板24-2面上的腰形中间开有大半圆形的卸荷槽24-1。在齿轮23右端设有补偿组件,补偿组件由3字胶条6和3字挡条6-1重叠组成。在前体7的右端面用O形圈一8、挡圈9和深沟球轴承15、轴用弹性挡圈16装前盖10,前盖10的端头内用骨架油封14装法兰盘12,在法兰盘12的端头内孔中装有堵13。
三联低压齿轮泵的工作过程是:当发动机工作时,通过法兰盘12带动主轴17旋转,此时装在主轴17上的齿轮23、齿轮25、齿轮26同时转动,通过齿轮啮合,使装在从动二轴18和从动三轴27上的从动齿轮反向旋转,两啮合的齿轮将泵内前后盖10、1和齿轮包围的密封容积分成两部分,齿轮进入啮合的一侧密封容积减小,经压油口排油,退出啮合的一侧密封容积增大,经吸油口吸油,工作泵从油箱吸油经加压后送至液压执行元件,使设备完成指定的工作,润滑泵从油箱吸油加压后送至设备需要润滑的部位,排油泵是将工作泵和润滑泵的回油排回油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阜新液压油泵厂,未经阜新液压油泵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494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动态范围低噪声光接收模块
- 下一篇:一种无线感应读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