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旧沥青混凝土回用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49628.X | 申请日: | 2009-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389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发明(设计)人: | 冯海赓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海赓 |
主分类号: | E01C19/02 | 分类号: | E01C19/02;E01C23/06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 |
地址: | 214131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沥青 混凝土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沥青路面废料进行回收再利用的设备,具体是一种旧沥青混凝土回用设备。
背景技术
现在国内的各种道路基本上都是沥青道路,沥青路面材料是由熔融沥青和一定大小的石子搅拌混合而成,然后压实而成沥青道路,沥青道路都有一定的使用寿命,在使用一定年限后,需要维修或重新铺设,由此产生的旧沥青混凝土路面废料就需要进行处理,现有的处理方式一般是将废料直接作为垃圾舍弃,重新采用新材料铺设道路,但是路面废料中的混凝土和沥青还有很大的利用价值,直接舍弃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也有的处理方式是将废料粉碎再加热,重新混在新石料中搅拌再利用,但是混杂在其中的废旧沥青的理化性能已受到一定损坏,跟新的原料一起混用会导致铺设后的路面质量不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巧妙合理,处理路面废料高效,材料回用彻底的旧沥青混凝土回用设备,该设备回收的沥青理化性能稳定,材料重新用于铺设的道路质量稳定。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旧沥青混凝土回用设备包括铺料输送机、分离回用机构、新沥青油箱、混合料输送装置和热料仓,铺料输送机用于将旧沥青混凝土输送至分离回用机构,分离回用机构用于将旧沥青混凝土中的混凝土与沥青分离并回用,混合料输送装置用于将配制好的沥青混凝土混合料输送至热料仓储存;其特征在于,分离回用机构包括回收室及安装在回收室内的筛带式输送机、集油装置、搅拌缸和热量分散器;筛带式输送机位于最上方,其上料口设置在回收室外,位于铺料输送机出料口的下方;集油装置位于筛带式输送机的下方;搅拌缸位于集油装置的后方,搅拌缸与集油装置的出油口连通,搅拌缸缸口上方正对筛带式输送机的落料口;搅拌缸通过进油管路、沥青泵与新沥青油箱连通;搅拌缸的侧壁设有出料口,出料口通过混合料输送装置连通至热料仓;热量分散器位于集油装置和搅拌缸的下方,热量分散器下方为布风道,布风道与燃烧室相通。
所述筛带式输送机包括主动滚筒、从动滚筒、链条和环形输料网,主动滚筒和从动滚筒两端用轴承组件安装,主动滚筒位于回收室外,从动滚筒位于回收室内,主动滚筒和从动滚筒的两端安装有齿轮,齿轮上套有与其啮合的链条;主动滚筒和从动滚筒上套有环形输料网,链条上与环形输料网的相邻侧凸设有定位凸块,环形输料网上凹设有对应的定位凹孔,定位凸块嵌置于定位凹孔内。
所述集油装置包括集油箱、盖板和出油管路,集油箱至少为一个,位于筛带式输送机正下方,相邻的集油箱之间、集油箱与回收室壁之间有一定间隙,间隙的上方设置盖板,盖板宽度大于间隙宽度,集油箱内装有网板,集油箱两端开有出油孔,出油孔与出油管路连通,出油管路的出口端直接连通搅拌缸。
所述混合料输送装置包括第一绞龙和第二绞龙,第一绞龙与搅拌缸的出料口相连通;第二绞龙前低后高倾斜设置,第二绞龙的进料口与第一绞龙的出料口与相连通,第二绞龙的出料口连通至热料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筛带式输送机的主动滚筒与从动滚筒之间设有支撑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盖板设为弧形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油管路为绞龙,集油箱内安装有抽油绞龙,抽油绞龙将旧沥青油抽出并送至出油管路内,出油管路再将旧沥青油输送到搅拌缸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燃烧室的入口处设有鼓风机,所述布风道设置成环形的管路结构,布风道的末端设有引风机,布风道内还安装有除尘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油管路、进油管路和混合料输送装置中位于回收室外的部分采用回收室中的高温气体保温。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搅拌缸的缸口处设置有刮料板。
本实用新型的旧沥青混凝土回用设备能高效彻底地回收再利用沥青混凝土路面废料,减轻了环境污染,实现了资源再利用;沥青在回收室内移动加热,熔解更快,沥青通过高温气体均匀加热,克服了火烟加热会破坏沥青物化性能的缺点,回收的沥青油理化性能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主动滚筒、从动滚筒的结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海赓,未经冯海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4962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