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倒顺瓶自动立瓶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49826.6 | 申请日: | 2009-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739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8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志燕 |
主分类号: | B65G47/24 | 分类号: | B65G47/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70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倒顺瓶 自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动玻璃瓶整理机的立瓶机构。
背景技术
啤酒主要是用玻璃啤酒瓶包装,瓶装酒占啤酒销量的95%以上,其中回收瓶又占包装用瓶的85%以上。因此,各啤酒厂需准备大面积回收瓶周转场地,将麻包或纸箱包装的回收瓶经分检后分装到周转箱,再码放到周转托板运送至输箱线,由人工从托板转移到输箱线上,经卸瓶机瓶箱分离后传送至下道工序。空箱经输箱线输送回周转场再由工人分检装箱,如此循环。而且周转场目前还是靠劳动密集的季节工手工完成,劳动强度大且效率低,成为啤酒厂低效高耗、脏乱差的老大难问题。
现有技术中的啤酒瓶理瓶机,其结构复杂、体积硕大、维护不便,产量达不到要求。致使啤酒瓶整理设备很难推广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了结构简单、合理的解决方案。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该倒顺瓶自动立瓶机构包括至少一条输送槽,每条输送槽包括底部的V形橡胶块输送带以带动酒瓶前行,和设置在输送带两侧的隔板,输送带尾部由传动轴和链条轮组成的传动系统传动,末端开有一翻瓶孔孔的下部装有落瓶斗。
本实用新型在于多条输送槽成阶梯状设置,且尾部的传动系统是阶梯型的传动方式。
本实用新型在于输送槽末端开有约啤酒瓶自身2/3长度的翻瓶孔,孔宽大于啤酒瓶底部直径。
本实用新型在于翻瓶孔下方安装有漏斗形的落瓶斗,落瓶斗的上半部尺寸与翻瓶孔相同,下半部略大于啤酒瓶底部直径。
所述V型橡胶块可以是底面为一平面的V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合理、维护方便快捷、体积小、重量轻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图。
图3为图2中沿B-B面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
图5为表示瓶落入落瓶斗的过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介绍: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的倒顺瓶自动立瓶机构,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至少一个带传动机构,每个带传动机构包括一输送带1,在输送带上装用螺丝或浇铸的方法固定有V形橡胶块1A。如图3所示,该橡胶块可以是底面为一平面的V型结构。每两个带传动机构间用隔板2隔开,隔板2、输送带1形成凹字形的输送槽,使输送带与输送带之间互不影响,并有助于矫正瓶子在输送带上的姿态。每条输送带1尾部由链轮4传动,链轮4套于传动轴上3,每根传动轴3都配有三个链轮4,其中,头部链轮提供动能,中间链轮带动输送链1,尾部链轮带动下条输送带的传动轴3,第一列带传动机构的传动轴3与减速机相连,从而构成如图1所示的阶梯型的传动方式。
按照本实用新型,在每条输送带1末端开有一翻瓶孔5,翻瓶孔约为啤酒瓶自身长度的2/3长度,孔宽大于啤酒瓶底部直径,这样啤酒酒瓶通过输送带1输送至翻瓶孔5时,由于啤酒瓶瓶口轻、瓶底重的特点,自然的瓶底向下落;如图5所示,在翻瓶孔下方安装有漏斗形的落瓶斗,入落瓶斗(6)内,落瓶斗(6)漏斗形状有助于扶稳啤酒瓶,使其稳稳当当地落在下层输出机构输送带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合理、维护方便快捷、体积小、重量轻等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志燕,未经杨志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498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爆变频葫芦悬挂式起重机
- 下一篇:提升机用钢丝胶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