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组固定架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50493.9 | 申请日: | 2009-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566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石奎;陈旭;张卫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王来佳 |
地址: | 300381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组 固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组合电池固定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池组固定架。
背景技术
多个单体电池组合过程中需要使用结构架,结构架可以将多个单体电池固定在一起,通过结构架与外部空间机械接口和电气接口对接实现整体功能输出。
目前多个单体电池装配过程中所使用的结构架一般为规整的多面体,如长方体、正方体等,其外形线条多为横平竖直,这种形状的结构架可以适用于大多数对电池尺寸要求不高的环境。随着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对大容量、小体积电池的需求越来越广泛,上述结构已难于满足现代科学技术的需要。例如:需要结构架对接的基体为圆柱体,且围绕该圆柱体外部有同心圆形外壳,在此环境下,如果使用长方体或正方体组合电池,其棱长可能超出给定空间,导致电池组无法安装到所需的装备上。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够根据用电设备的形状和尺寸,充分利用有限空间的电池组固定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电池组固定架,包括带有放置电池凹槽的下底板、上顶板以及固装在两板之间的中部支撑杆和两个侧面支撑件,下底板和上顶板的平面形状为弧形、扇形、椭圆形、圆形、三角形、菱形、梯形或平行四边形的形状之一。
而且,其中一个侧面支撑件为支撑杆,另一个侧面支撑件为固装有固定块的支撑板。
而且,上顶板的上面有与上顶板形状相同的盖板,通过螺钉固定在上顶板上。
而且,上顶板的下面有放置导线的槽。
而且,固定块上留有安装接线插座的孔和槽。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电池组固定架通过将固定架设计成与用电设施形状相吻合的结构,在保证电池容量的前提下,可以大幅节省空间,以满足异型、小空间、大容量用电的需要。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固定架侧面安装与用电设施相配合的接线插座,方便了电池组的使用。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上顶板上开有放置导线的槽,使导线有规律地固定在固定架上,有效保护了导线,防止短路现象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池组固定架主视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电池组固定架,包括带有放置电池凹槽的下底板1、上顶板6以及固装在两板之间的中部支撑杆3和两个侧面支撑件。
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是:
下底板和上顶板的平面形状为弧形、扇形、椭圆形、圆形、三角形、菱形、梯形或平行四边形的形状之一。
其中一个侧面支撑件为支撑杆8,另一个侧面支撑件为固装有固定块5的支撑板4。
上顶板的上面有与上顶板形状相同的盖板7,通过螺钉2固定在上顶板上。
上顶板的下面有放置导线的槽(图中未标出)。
固定块上留有安装接线插座的孔和槽(图中未标出)。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依据用电设备的结构特征,将电池组固定架设计成与用电设备形状相吻合的结构,在保证电池容量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有效空间,以满足小空间、大容量用电的需要。
实施例:
将三个单元电池组装成圆弧形电池组,选用硬铝制备出图1和图2所示的圆弧形下底板、上顶板和盖板,下底板和上顶板一面对应打出三个与单体电池直径相近的凹槽,保证单体电池的牢固性;将三个单体电池装进下底板的三个槽中,用螺钉将中部支撑杆和两端的侧面支撑杆和侧面支撑板通过螺钉将下底板、上顶板固定成一体,将导线布局在上顶板布线槽中,起到保护导线作用。在一端的侧面用螺钉固定支撑板,支撑板上固定有固定块,固定块上设有与用电设备对接的电源插座的安装空间,保证电池组与用电设施对接的可靠性,又方便对接安装。
本实用新型电池组固定架通过将固定架设计成与用电设施形状相吻合的结构,在保证电池容量的前提下,可以大幅节省空间,以满足异型、小空间、大容量用电的需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504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