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铠装海底电缆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52349.9 | 申请日: | 200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672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发明(设计)人: | 韩长武;张世明;苏顺利;许志辉;程国华;李庆来;于灵博;靳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塑力线缆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14 | 分类号: | H01B7/14;H01B7/18;H01B7/28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冯舜英 |
地址: | 30040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海底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海底用输电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铠装海底电缆。
背景技术
目前,海底电缆主要用于岛屿或海上设施之间的信息传导和电力输送,分为海底通讯电缆和海底电力电缆,随着全球网络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海洋能源开采技术的快速发展,海底电缆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现有技术中,海底电力电缆都包括有钢丝铠装层,即由截面为圆形的钢丝绞合而成的保护层,这种钢丝铠装层可有效增加电缆的力学性能,从而使电缆能够满足海底环境的使用要求,但是由于钢丝在物理性质上的限制,使这种钢丝铠装海底电力电缆具有重量大和承受机械压力的能力差的缺点,而且电缆的生产成本高、截面外径大且运输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生产成本低、截面外径小、方便运输的碳纤维铠装海底电缆。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铠装海底电缆,包括三根结构相同的线缆,所述每根线缆均以铜线导体为芯,在铜线导体的外表面依次包覆有导体屏蔽层、绝缘层、绝缘屏蔽层、半导体布带层、铜丝屏蔽层、铜带绕包层、阻水带层以及中密度聚乙烯保护层,以三根线缆为芯在其外表面依次包覆有阻水带层、中密度聚乙烯保护层、铠装层、聚酯带层以及中密度聚乙烯保护层,线缆与包覆在线缆外表面上的阻水带层之间设有填充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铠装层由截面为圆形的碳纤维丝绞合而成。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即用截面为圆形的碳纤维丝绞合而成的铠装层代替公知技术中由截面为圆形的钢丝绞合而成的铠装层,由于碳纤维材料与合金钢相比具有重量轻、抗拉强度高、耐腐蚀性强以及耐疲劳性好等优点,所以具有碳纤维绞合层的电力电缆的生产成本低、重量轻、截面外径且承受机械压力的能力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线缆;1-1、铜线导体;1-2、导体屏蔽层;1-3、绝缘层;1-4、绝缘屏蔽层;1-5、半导体布带层;1-6、铜丝屏蔽层;1-7、铜丝绕包层;1-8、阻水带层;1-9、中密度聚乙烯保护层;2、阻水带层;3、中密度聚乙烯层;4、碳纤维铠装层;5、聚酯带层;6、中密度聚乙烯保护层;7、填充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一种新型铠装海底电缆,包括三根以铜线导体1-1为芯的线缆1,其中,两根作为高压电力线缆,一根作为低压线缆,上述每根线缆1的结构均为:铜线导体1-1的外表面依次包覆有导体屏蔽层1-2、绝缘层1-3、绝缘屏蔽层1-4、半导体布带层1-5、铜丝屏蔽层1-6、铜带绕包层1-7、阻水带层1-8以及中密度聚乙烯保护层1-9,然后以三根线缆1为芯,在其外表面由内至外依次包覆有阻水带层2、中密度聚乙烯保护层3、碳纤维铠装层4、聚酯带层5以及中密度聚乙烯保护层6,碳纤维铠装层4由截面为圆形的碳纤维丝交合而成,线缆1与包覆在线缆1外表面上的阻水带层2之间设有填充物7,以起到增加电缆的圆整度和保护电缆的作用。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用碳纤维丝代替公知技术中的钢丝绞合成铠装层,可降低电缆的生产成本、减轻电缆重量、减小截面外径以及增加电缆承受机械压力的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塑力线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塑力线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5234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车棚
- 下一篇:一种高可靠卫星电源控制器数字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