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用中控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52564.9 | 申请日: | 2009-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26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发明(设计)人: | 宋佳奇;祝福;范文萱;李道民;崔建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佳奇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B60R16/02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苗峻 |
地址: | 250014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用中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现代电子技术实现的车用中控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市场上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车用电子通信技术已经越来越发达,但是存在很多问题:
1、用线量多,制作工艺繁杂。传统的单线并联式的控制方式,每使用一个电器,都有一条相应的控制线,有几十个用电器,就有几十条控制线。各种传感器,使线束增加更多,几乎每个传感器都有二条以上的连接线。这么多的线被扎成线束,拥挤于车体狭窄的空间内,很容易挤断摩损。同时,控制线路比较长,长的约有十几米,不但制作线束费工费料,而且故障率很高。
2、控制开关触点易烧蚀。如前大灯控制开关,工作电流约为10至20安培。这样大的电流在开关断开的瞬间,会产生较强的拉弧现象,很容易烧坏开关触点。
3、随着自动控制技术的提高,需要检测的各种参数越来越多。这些参数的采集来自各种感应探头及各种行程开关。每只感应探头或行程开关均有二条或更多的传送线,这些信号传送线捆扎成束,送到仪表显示系统或其它需要这些信号的系统。这些长距离的线束,增加了线的故障率,同时增大了采样误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利用现代电子技术设计了一种集中控制、通信快速、效果好的车用中控装置。
一种车用中控装置,包括:
一数据处理装置,用于接收各个传感器装置传输来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处理、根据数据控制输出装置;
至少一传感器装置,用于检测车体数据;以及
至少一输出装置,用于接收数据处理装置传输来的数据,并执行。
所述数据处理装置包括一微控制器,与微控制器连接有数据存储单元、通信单元、输入接口电路和电源电路。这样,传感器检测到的数据传输到数据处理装置后存储在数据存储装置中、以便以后调用;而通信单元可以与输出装置通信,控制输出装置;输入接口电路用于与各种传感器连接,而电源电路用于对数据处理装置供电。微控制器接收到传感器的数据后,对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得出结论,以便控制输出装置。
所述传感器装置包括定位传感器、倒车传感器、速度传感器、指示灯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等。可以检测各种车体数据和运动数据,并传输给数据处理装置。
所述输出装置包括一微控制器,与微控制器连接有开关量执行电路、显示装置、发动机控制装置、通信单元与电源电路。输出装置的通信单元接收到数据处理装置中对应的通信单元中的数据,经过为控制器的分析、处理,送入开关量执行电路具体执行,显示装置可以显示各种数据。
所述开关量执行电路包括车体灯系控制电路、雨刮电路、空调控制电路、室内电器控制电路,等等。可以实现车体的各种功能。
而通信单元可以采用目前存在各种通信协议实现,可以使有线或无线的。
这样,本实用新型利用现代电子、通信等技术,便捷的实现了车用中控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采用目前最先进的通信技术,可以有线或无线通信,极大的减少了整车用线量,方便了安装布线,降低了由线路和材料带来的故障率。
2.采用各种传感器技术,其工作电流十分低,从根本上解决了各开关触点容易烧蚀的问题,延长了使用寿命。
3.易于实现,可以采用目前存在的各种芯片实现控制。
4.易于扩展各种功能,由于采用先进的芯片技术,便于扩展各种功能,也便于升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气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非限定性的实施例来进一步解释、说明本技术方案。
一种车用中控装置,包括数据处理装置、输出装置和传感器部分,如图1所示,数据处理装置包括一微控制器,微控制器连接有一数据存储单元和一电源,通信单元用通信数据线代替,而输入接口电路直接用于连接各种传感器;输出装置包括一微控制器,微控制器连接有一计算机接口可以连接计算机,还连接有各种执行电路,包括车体灯系控制电路、雨刮电路、空调控制电路、室内电器控制电路。
上述传感器包括定位传感器、倒车传感器、速度传感器、指示灯传感器、温度传感器。
这样,传感器检测各种数据,由输入接口电路传输到数据处理装置的微控制器,并存储在数据存储单元里,微控制器对数据进行分析、计算,然后由通信数据线传输给输出装置,输出装置的微控制器对数据进行分析,然后控制执行电路进行各种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佳奇,未经宋佳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525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路模拟信号放大数据采集电路
- 下一篇:遥感CCD相机偏置电源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