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心肺复苏辅助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53745.3 | 申请日: | 200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644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发明(设计)人: | 李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超 |
主分类号: | A61H31/02 | 分类号: | A61H31/02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徐玲菊 |
地址: | 650034 云南省昆明市***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苏 辅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辅助装置,特别是一种心肺复苏辅助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医学工作者对心肺复苏术的不断研究发现,在心肺复苏过程中,维持血液流动和必要的肺部气体交换,是心肺复苏术成功的关键,而维持循环系统内的血液流动是保证重要器官血流灌注和心、肺、脑、肝、肾功能正常的重要条件,增加肺和体静脉的回心血量是维持左右心排血,建立血液循环,保证组织供氧耗氧平衡、提高复苏效率的重要手段。目前国内外的医务工作者在心肺复苏的过程中,仅注意到了心肺复苏时心脏按压的位置、频率和力度,而对增加静脉回心血量、提高循环效率则无更好的办法,只能通过增加心脏按压的频率、力度来尽量提高心肺复苏的效率。因此,有必要研制并开发心肺复苏用辅助装置,以增加静脉回心血量,保障心肺复苏术的顺利进行。
发明内容
为了达到在心肺复苏术时心脏按压位置、频率和力度不变的情况下,在患者吸气时,间隔阻断流入肺内的气体,增强胸壁弹性回缩时胸腔内的负压,达到增加静脉回心血量的目的,从而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心肺复苏辅助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完成:一种心肺复苏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内带空腔的座体上设有与供氧管连通的供氧端,以及与患者面罩或喉部导气管连通的供气呼气端,和与大气连通的排空端,且在供氧端设有单向控制阀及第一单向活瓣膜,在排空端设有第二单向活瓣膜,以通过供氧端向患者提供心肺复苏用氧气,并按1∶1或1∶2的需要,间隔阻断流入肺内的气流,增强胸壁弹性回缩时胸腔内的负压,达到增加静脉回心血量的目的,再通过排空端使患者肺内的气体外排。
所述带空腔的座体设为柱状体,柱状体的一端与带转角的弯管固定连接,弯管的垂直端口向下,以构成供氧端并与供氧管连通;所述单向控制阀设置在该弯管上,以控制供氧量;所述第一单向活瓣膜设置在该弯管的水平端口上,以控制氧气只进不出;柱状体的另一端与带垂直上端口和下端口的直管固定或活动连接,直管的垂直下端口为供气呼气端,以便与患者面罩或喉部导气管连通,直管的垂直上端口为排空端,第二单向活瓣膜设置在该排空端上,以控制患者呼气只出不进。
所述柱状体一端与带转角的弯管活动连接,弯管的垂直端口向下,以构成供氧端并与供氧管连通,所述单向控制阀设置在该弯管的垂直管上,以控制供氧量,所述第一单向活瓣膜设置在该弯管的水平端口上,以控制氧气只进不出;另一端与带两个转角的弯管固定或活动连接,其中一转角端口向下,以构成供气呼气端并与患者面罩或喉部导气管连通,另一转角端口向上,第二单向活瓣膜安装在该向上的端口上,向上的端口与套管活动连接,套管的上端口即为排空端,以控制患者呼气只出不进。
所述活动连接为螺纹连接,以方便组合与拆卸,同时保证密封性能。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采用上述方案,可在实施心肺复苏术过程中,在胸壁按压后弹性回缩的同时,通过单向控制阀间隔阻断肺部的气体吸入量,以提高胸腔负压,增加回心血量和心脏射血量,保证心脏冠状动脉、脑、肝、肾脏等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提高心肺复苏术的成功率。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控制灵敏,实为一理想的心肺复苏辅助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结构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之另一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但本实用新型之内容并不局限于此。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心肺复苏辅助装置是在其内带空腔4的座体5上设有与供氧管连通的供氧端10,以及与患者面罩或喉部导气管连通的供气呼气端9,和与大气连通的排空端6,且在供氧端10设有单向控制阀2及第一单向活瓣膜3,在排空端设有第二单向活瓣膜7,所述带空腔4的座体5设为柱状体,柱状体5的一端与带转角的弯管1固定连接,弯管1的垂直端口10向下,以构成供氧端并与供氧管连通,所述单向控制阀2设置在该弯管1上,以控制供氧量,所述第一单向活瓣膜3设置在该弯管1的水平端口上,以控制氧气只进不出;柱状体5的另一端与带垂直上端口6和下端口9的直管8固定连接,直管的垂直下端口9为供气呼气端,以便与患者面罩或喉部导气管连通,直管的垂直上端口6为排空端,第二单向活瓣膜7设置在该排空端上,以控制患者呼气只出不进,如图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超,未经李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537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温控无烟艾灸仪
- 下一篇:充气式坐便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