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减震功能的轻型太阳能车自动侧倾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53859.8 | 申请日: | 2009-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529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陈元树;龙文凯;郭精灵;何语;陈蜀乔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G17/015 | 分类号: | B60G17/015;B60G21/00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金耀生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减震 功能 轻型 太阳能 自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载运工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轻型太阳能车自动侧倾装置。
背景技术
实用化太阳能车的功率很小,由于受到太阳能电池板面积的限制,一般功率小于1000W。由于功率的限制,使得太阳能车身重量较小,在转向的时候就很容易侧翻。为了提高车辆在转向时的稳定性,有必要在车辆转弯时车身自动根据转向角度进行倾斜,调整重心来增加车体的稳定性。另外,为了提高太阳能板的转化效率而使太阳能板能在一定的角度范围内随着阳光照射角度的变化而自动旋转,使得车身的重心升高,提高车辆转向时的稳定性就成了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轻型太阳能车自动侧倾装置,它可以保证车身较轻的情况下,车身能在转向的时候随着转向角度的大小而自动调节车身倾斜的角度,增加车体转向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在车身底板与汽车底盘之间有一定的距离,车身底板用正三角形结构的四组拉杆连接到底盘上,拉杆与汽车底盘的连接固定不动,拉杆在车身底板的中轴线处用轴承与车身底板连接在车身底板的两侧用弹簧连接到汽车底盘(以支撑部分重量,同时也能保证车身倾斜时两侧的空间);车身底板和齿轮轴用三组倒三角形结构的拉杆连接固定,齿轮轴的两端和轴承配合,轴承安装在汽车底盘凸台的轴承导槽中,齿轮轴与传动轴啮合,传动轴为右旋式螺纹传动轴,齿轮轴为椭圆形,当车身底板没有倾斜时传动轴与齿轮轴短半径处啮合;步进电机位于车身的中间,跟三组倒三角形结构拉杆的中间一组处在同一平面;步进电机连接传动轴(两者的连接结构采用十字交叉式的结构,而且连接两端留有一定的空隙),电机轴与传动轴连接处的外面套有弹簧,弹簧的一端与传动轴上的凸缘固定连接,另外一端与汽车底盘凸台固定连接,电机轴从凸台中心穿过,电机与单片机连接,单片机连接A/D转换器,A/D转换器又与角传感器连接。
在汽车底盘的两侧各装有一个限位开关,直接接到单片机上。其作用是:当车身倾斜到把限位开关按下时,单片机采集到此信号时无论转角传感器的信号是否继续增加都将立刻停止步进电机的运转。
在汽车转向轴的位置装有转角传感器,用于采集汽车转向时的角度。在汽车转向轴与车身底板接触点的位置在转向轴上焊接一个圆弧形齿轮凸缘,与凸缘齿啮合的是用做转角传感器的电位器。电位器的信号接入到A/D转化器,经过A/D转化器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后输入到单片机中,由单片机对信号进行处理。
本实用新型将汽车的底盘和车身之间改用这种自动根据汽车的转向角度调整车身的倾斜角度的装置后,能很好的提升汽车的转向稳定性。在汽车底盘和车身底板之间用弹簧连接,车身底板通过三组倒三角拉杆链接到齿轮轴上。齿轮轴在单片机控制的步进电机的正传或者是反转下实现正传或者是反转,以到达调整车身的向左或者是向右倾斜。采用单片机采集信号、处理信号,能够做到控制精确、反应及时。能够实现随转角的大小而自动倾斜车身,从而达到调整重心来增加车体稳定性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侧倾装置机械部分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侧倾装置机械部分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侧倾装置机械部分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侧倾装置机械部分导槽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侧倾装置机械部分传感器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侧倾装置电器部分单片机AT89S52与驱动器TA8435连接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侧倾装置电器部分A/D转换器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依次表示:1、步进电机,2、电机轴,3、减震弹簧,4、齿轮轴,5、传动轴,6、7、13、轴承,8导槽,9、汽车底盘,10、车身底板,11、左限位开关,12、20支撑弹簧、14、18、左右倒三角形结构拉杆,15、17、左右正三角形结构拉杆,16、支承轴,19、右限位开关,21、转向轴,22、转角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538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挂车非独立式空气悬架结构用车轴举升机构
- 下一篇:一种节能环保粥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