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借助电力载波实现的智能灯光控制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54106.9 | 申请日: | 2009-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155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曹新志;李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新志;李志强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H04B3/5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米文智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借助 电力 载波 实现 智能 灯光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灯光控制系统,尤其是一种应用于地下室或地下车库等场合的借助电力载波实现的智能灯光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在地下室,地下车库等人员、车辆活动时间间隔较大,又需要可靠照明的场合,往往采用24小时不间断的人工光源照明。这种全天照明系统,消耗了大量的电能,而这些场所在有无人员或车辆活动时对光照要求有明显的差异。
申请号200720100224.5公开了一种基于多传感器技术和RS485网络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可有效地节约电能以及延长照明设备的使用寿命,系统采用有线通信网络构成,系统成本高,布线复杂,尤其是对旧系统改造时,且不能实现调光功能,主要应用于楼宇内的灯光实时控制管理,不能适应于地下室或地下车库等要求较高的场合。
申请号200810219524.4公开了一种灯光开关自动控制系统,基于无线通信网络构成,该系统具有控制简单、有效节能的优点,但由于系统成本较高,且在建筑空间内无线信号通信极不可靠等缺点,主要应用于人员流动比较大的场合的照明,也不适应地下室或地下车库等场合。
以早期电力载波通信为代表的组网技术,虽然有施工简便、造价低廉等优势,但由于其速率较低和使用窄带通讯造成的抗干扰能力差等原因,此前主要应用于家庭内部控制等要求不高的场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稳定、可靠、可扩展且能够满足地下室和地下车库等场合的借助电力载波实现的智能灯光控制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借助电力载波实现的智能灯光控制系统,其结构中包括位置接近传感器、与位置接近传感器配套的接近信号处理电路和受控照明装置,其关键在于:在以上结构中传递的信号是借助于电力线的高频载波信号,局部的可控位置接近传感器和与之配套的接近信号处理电路以及局部可控的照明装置组成局域的自动控制照明组合,相邻的局域组合并联组成受控区域组合,N个受控区域组合组成借助电力载波实现的智能灯光控制系统,N为大于1的正整数。
所述的接近信号处理电路包括处理单元和电力载波发送模块,电力载波发送模块发送包含配套位置接近传感器地址的直序扩频信号。
所述的受控照明装置包括电力载波接收模块、处理单元、调光电路和受控灯具,电力载波接收模块与处理单元连接、处理单元与调光电路连接、调光电路与受控灯具连接。
所述的受控区域组合配备有配套的区域控制器。
所述的区域控制器包括键盘、显示单元、中央处理单元和电力载波接收/发送模块。
所述的区域控制器包括强制高亮按钮和/或报警电压信号接口。
所述的区域控制器包括用于连接上层网络的接口。
所述的上层网络包括上位机,并通过区域控制器实现对各受控区域组合内受控照明装置的管理和控制。
所述的接近信号处理电路、受控照明装置和区域控制器中设有电力载波芯片。
所述的各相邻受控区域组合之间设有阻波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构成的智能灯光控制系统借助电力载波免于布线的优点,通过把系统分成至少1个受控区域组合,并将受控区域组合分成多个局域的自动控制照明组合,解决了智能灯具数量多且分散,又需要通讯的问题,以分散的控制适应分散的控制对象。采用直序扩频信号传递数据,抗干扰能力强。结合了上层网络通信波特率高的优点,通过上层网络和阻波器对系统进行分区,避免因为灯具数量太多影响通讯成功率和延时过长的问题。以集中的监视和操作掌握全局,系统采用集散式控制,局部出现故障不影响其他部分正常工作。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可扩展性,系统具备应对地下室和地下车库等场合的能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图2是图1中局域的自动控制照明组合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3是图1中区域控制器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中:1-1~1-3、受控区域组合,1-1-1~1-1-n、局域的自动控制照明组合,6、受控照明装置,7、接近信号处理电路,8、区域控制器,9、电力线,10、阻波器,11、集线盒,12、上位机,13、上层网络。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新志;李志强,未经曹新志;李志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541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