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玻璃液导流均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54234.3 | 申请日: | 2009-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672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发强;丁原杰;刘文泰;李兆廷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东旭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5/182 | 分类号: | C03B5/18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智科友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41 | 代理人: | 曲家彬 |
地址: | 050021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 导流 化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玻璃液均化装置,适用于玻璃成型前消除玻璃液中的气泡和提升玻璃化学成分均匀度的玻璃液导流均化装置。
背景技术
玻璃成型前,消除玻璃液中的气泡、提升玻璃化学成分的均匀度是玻璃成型工艺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工艺流程。
在现有TFT-LCD玻璃成型工艺中,玻璃成型前,是利用铂金通道的铂金搅拌机达到玻璃液去泡和化学成分均匀的目的。但是,由于铂金通道在高温1400℃以上时,铂金或铂铑合金就会软化,以致铂金或铂铑合金强度降低,搅拌效果也随之降低。玻璃液的搅拌方式一般采用搅拌棒方式,并且搅拌棒尺寸不宜做的太大,如果搅拌棒尺寸变大,只有搅拌棒内衬可采用耐火陶瓷,而搅拌叶片却很难采用耐火陶瓷,这样搅拌效果不理想。针对以上问题的出现,现有技术并没有很好的解决,给本领域的工作带来了麻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玻璃液搅拌不均匀、生产成本高、耗时耗力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玻璃液导流均化装置,采用了具有曲面结构和阶梯型沟槽的玻璃液导流壳体,借助玻璃液导流壳体外表面层的阶梯型沟槽进行起伏搅拌,从而使玻璃液搅拌均匀化和简单化,去泡去波纹效果明显,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成本,节省时间。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玻璃液导流均化装置,熔融的玻璃液借助铂金通道流进以上所说的均化装置,上述的均化装置结构中包括玻璃液导流壳体、设置在玻璃液导流壳体腔体内的电加热器和设置在玻璃液导流壳体下端面的玻璃液槽,所说的玻璃液导流壳体的外表面层是具有阶梯型沟槽的曲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借助抛物形玻璃液导流壳体及其外表面层的阶梯型沟槽,使玻璃液的搅拌更均匀,操作更简单,省时省力,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成本。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A-A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是玻璃液导流壳体,1-1是阶梯型沟槽,1-2防火耐温层,2是电加热器,3是玻璃液槽。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附图,1、一种玻璃液导流均化装置,熔融的玻璃液借助铂金通道流进以上所说的均化装置,上述的均化装置结构中包括玻璃液导流壳体1、设置在玻璃液导流壳体1腔体内的电加热器2和设置在玻璃液导流壳体1下端面的玻璃液槽3,所说的玻璃液导流壳体1的外表面层是具有阶梯型沟槽1-1的曲面结构。
上述的玻璃液导流壳体1的内表面设置有防火耐温层1-2,防火耐温层1-2是借助氧化铝板和耐火砖配合定位形成。
上述的玻璃液导流壳体1的外表面层的材料是铂金合金、或铂铑合金。
上述的曲面结构是抛物曲面结构、或是抛物曲面结构中的一部分。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玻璃液均化器顶部设置为具有曲面结构的玻璃液导流壳体1,其内部为由耐火砖和氧化铝板作为支撑制作成的防火耐温层1-2,外表面层具有阶梯型沟槽1-1,由铂金或铂铑合金包络而成。在正常生产过程中,玻璃池炉中融化的玻璃液经通道直接流入玻璃液导流壳体1,由电加热器2进行加热,以保证玻璃液的温度符合工艺要求,利用抛面曲线特性,玻璃液经过外表面层的阶梯型沟槽1-1,让玻璃液起伏流动形成搅拌,使搅拌后的玻璃液最终进入玻璃液槽3中。玻璃液槽3设有连接成型区的玻璃液接口,这样从玻璃池炉进入成型区域的玻璃液气泡更少,玻璃液化学成分更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东旭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河北东旭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542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挤牙膏装置
- 下一篇:一种抽屉式断路器新型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