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非接触式汽轮机汽封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54245.1 | 申请日: | 2009-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545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祝晓燕;韩中合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主分类号: | F01D11/04 | 分类号: | F01D11/0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李羡民;周晓萍 |
地址: | 071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触 汽轮机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封件,特别是用于汽轮机轴端汽封的非接触式汽轮机汽封,属汽轮机密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轮机汽封有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种。接触式汽封的汽封齿与汽轮机轴保持接触,基本没有间隙,从而起到密封的效果,汽封齿材料为非金属材料。非接触式汽封通常采用为梳齿式迷宫汽封,汽封齿与汽轮机轴之间有一定的间隙,汽封齿为金属材料。梳齿式迷宫汽封的密封原理是齿与转子间形成的一系列节流间隙与膨胀空腔,使通过的气体介质产生节流与热力学效应而达到密封的效果。无论采用上述哪种密封,目的都是尽量减少蒸汽从汽轮机内漏出或是防止空气漏入汽轮机。汽轮机具有一定的排气压力,密封不好开导致汽轮机排气压力升高,影响机组运行的经济性。因此,研究密封性能更佳的汽封结构,对于有效减低和维持汽轮机排气压力,节能减排,提高机组运行经济性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达到阻止或减少汽轮机漏汽,提高汽轮机效率的非接触式汽轮机汽封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称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
一种非接触式汽轮机汽封结构,它由汽封体和汽封齿组成,汽封体为环状,汽封齿分布在汽封体内环面上,其特别之处是:所述汽封齿的齿向为螺旋形式,其螺旋方向与汽封体轴向夹角β为60-75°。
上述非接触式汽轮机汽封结构,所述汽封体为组合结构,它由6-8块扇形段组合而成,各扇形段弧长相等,各扇形段上均布5-12道螺旋形汽封齿。
本实用新型针对减少汽轮机漏汽提高密封性能的问题进行了改进,该汽封的结构特点为非接触螺旋式汽轮机汽封,即汽封齿的齿向为螺旋形式,位于轴两端的处的汽封齿旋向相反。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汽封,在汽轮机工作时,汽轮机轴在转动时会带动周围蒸汽旋转,蒸汽将在螺旋形汽封齿中产生一轴向流动的力,阻止气体通过轴封向汽轮机内或汽轮机外泄漏,从而对蒸汽漏出(或空气漏入)汽轮机产生阻力,达到阻止或减少汽轮机漏汽,提高汽轮机效率的作用。基于上述作用原理,本实用新型具有比普通非接触式梳齿式迷宫汽封更好的密封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向视图;
图3是汽封齿展开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如下:1.汽封体,2.汽封齿,3.扇形段,4.汽轮机轴。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图3,本实用新型由汽封体1和汽封齿2组成,汽封体为环状,位于汽轮机轴4上,汽封齿分布在汽封体内环面上。本实用新型的汽封齿2的齿向为螺旋形式,其螺旋方向与汽封体轴向夹角β为60-75°。从轴端看,螺旋前进方向与汽轮机轴4的旋转方向相同时其作用是防止蒸汽从汽轮机内漏出;螺旋前进方向与汽轮机轴的旋转方向相反时是防止空气漏入汽轮机。位于汽轮机轴两端的汽封齿旋向相反。
参看2、图3,汽封体为组合结构,它由6-8块扇形段3组合而成,各扇形段弧长相等,各扇形段上均布5-12道螺旋形汽封齿,各扇形段上的汽封齿相连,形成连续的螺旋形汽封齿。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蒸汽具有一定粘性,当汽轮机轴在旋转时会带动周围蒸汽旋转。由于汽封齿为螺旋结构,蒸汽将在汽封中产生一轴向流动的力,根据汽封齿的旋向不同,将使轴封中的气体向汽轮机内或汽轮机外流动,从而对蒸汽漏出或空气漏入汽轮机产生阻力,达到阻止或减少汽轮机漏汽,提高汽轮机效率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未经华北电力大学(保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542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