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螺旋活套托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54986.X | 申请日: | 2009-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793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胡海波;刘洪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油钢管有限公司;河北华油钢管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37/083 | 分类号: | B21C37/083;B21C49/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李荣文 |
地址: | 06265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 活套托辊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焊管生产领域,涉及一种应用在螺旋活套底部的托辊装置。
背景技术
在焊管生产中为了保证机组的连续作业,螺旋式活套的使用越来越普及,在螺旋活套底部一般用轨道钢作为钢带旋转运行的支撑,这样钢带板边与支撑轨之间呈面接触,摩擦力很大,造成需要较大功率的驱动装置和拉出装置,支撑轨磨损严重,使用寿命短,而更换支撑轨不但大幅增加费用而且造成作业率下降。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 201324771Y公开了一种卧式螺旋活套,底部采用支撑辊作为支撑,这样钢带板边与支撑辊呈线接触,能够减缓与钢带板边之间的磨损,但随着使用时间,其与钢带板边的接触处磨损会慢慢由线接触变为面接触,摩擦力将越来越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作业率高的螺旋活套托辊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螺旋活套托辊装置,应用在螺旋活套的底部,其关键在于其结构中包括由螺旋活套底部中心向外圆呈放射状设置的支撑辊,支撑辊的辊轴两端设有用于调换安装方向的定位通孔。
所述的支撑辊与辊轴固定连接。
所述的支撑辊是圆弧形辊,通过辊轴固定在槽型结构的定位支架上。
所述的支撑辊经热处理淬火加工而成。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螺旋活套中的钢带板边与支撑辊之间呈线接触,摩擦力减小,支撑辊在某个部位磨损后,通过调整安装方向仍可继续使用,可以将支撑辊转动多个不同的角度,从而延长支撑辊的使用寿命,同时减小驱动和拉出装置的电机功率,提高作业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支撑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第一实施例中辊轴与定位支架的安装示意图;
图3是第二实施例中辊轴与定位支架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1、支撑辊,2、辊轴,3、定位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螺旋活套托辊装置,应用在螺旋活套的底部,其关键在于其结构中包括由螺旋活套底部中心向外圆呈放射状设置的支撑辊1,支撑辊1的辊轴2两端设有用于调换安装方向的定位通孔。
上述的支撑辊1与辊轴2固定连接。
上述的支撑辊1是圆弧形辊,沿螺旋活套的底部圆周均布。通过辊轴2上的定位通孔固定在槽型结构的定位支架3上。
上述的支撑辊1经热处理淬火加工而成,以增加耐磨性。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在支撑辊1的辊轴2两端分别设置两个互相垂直的定位通孔,并将各定位通孔的出口端加工成平面结构,以便于与定位支架3配套安装,使用时,辊轴2上的定位通孔与定位支架3铰链。支撑辊1在工作时相对辊轴2不发生转动,支撑辊所承载的钢带磨损支撑辊1弧面最高点连接成的直线,工作一段时间后,通过对辊轴2的调整,调整支撑辊1,就磨损另一个弧面最高点连成的直线,整个支撑辊1可以转动四个角度,使托辊装置的使用寿命延长四倍。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在支撑辊1的辊轴2两端分别设置三个互成120°的定位通孔,并将各定位通孔的出口端加工成平面结构,以便于与定位支架3配套安装。其实施过程与第一实施例相似,整个支撑辊1可以转动六个角度,使托辊装置的使用寿命延长六倍。
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实施例,如在支撑辊1的辊轴2上设置四个定位通孔,或采用其他形式截面的辊轴2和与之配套的定位支架3组合。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应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油钢管有限公司;河北华油钢管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华油钢管有限公司;河北华油钢管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5498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