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体化生物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55513.1 | 申请日: | 200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949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勇;曹重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湘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30;C02F3/32;C02F3/34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汤志武;李海涛 |
地址: | 210015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 生物 湿地 污水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污水处理设施,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一体化生物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污水处理系统和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化学方法、生物方法和生物化学方法及其采用这些方法建构的污水处理系统。其中,因地制宜采用生物方法建构污水处理系统已成为发展趋势。然而,目前采用的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技术,施工繁琐、结构复杂、成本高,影响了其推广利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且净化效果好的一体化生物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一体化生物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相间隔串联设置的厌氧单元、无动力覆氧单元、好氧单元与稳定塘。无动力覆氧单元分别设置于厌氧单元与好氧单元以及好氧单元与稳定塘之间。厌氧单元、好氧单元与稳定塘中在不同季节种植和引入不同种类的水生动植物和微生物。
本实用新型中的厌氧单元包括封闭垫层、上隔离板、下隔离板以及软性排气管,下隔离板设置于厌氧单元的底部,上隔离板连接于封闭垫层且与下隔离板相间隔设置,软性排气管穿过封闭垫层。
本实用新型中的无动力覆氧单元高度为50cm,内部设置有生物膜墙和多个介质团,所述生物膜墙的高度大于50cm,介质团内填充介质材料。
本实用新型中的介质材料为橡胶、沸石、活性炭、玻纤、石纤、凹凸石、海泡石或焦炭。
本实用新型中的好氧单元内设置有两个以上生物膜墙和曝气装置,所述生物膜墙凸出于好氧单元内的污水平面,曝气装置设置于好氧单元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中的生物膜墙包括墙体以及填充物,所述墙体由框架与包裹在框架外部的布料构成,填充物吸附微生物并容置于墙体内。
本实用新型中的生物膜墙的厚度为5~40cm,使得微生物有充足的活动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占地面积小,应用范围广,能适应特殊地形污水处理的需要。而且将微生物种群,水生动植物引入到污水处理系统中,利用微生物作用及水生植物的根系吸收来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使污水得以净化,并对湿地上的植物进行了浇溉,节约了日常的绿化用水,达到了既能处理污水、又能节约用水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生物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图1中的厌氧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图1中的无动力覆氧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生物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体化生物湿地污水处理系统1包括厌氧单元11、无动力覆氧单元12、好氧单元13与稳定塘14,在本实用新型中,上述各个单元均以土塘的形式建造,深度为50cm至300cm。其中,无动力覆氧单元12分别设置于厌氧单元11与好氧单元13及好氧单元13与稳定塘14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厌氧单元11、好氧单元13与稳定塘14中在不同季节种植和引入不同种类的水生动植物和微生物。微生物和水生动植物形成复杂和完整的生物圈,形成良性的生态循环,充分地发挥了生物对环境的自净作用,从而达到污水治理的目的。进一步的,水生动植物和微生物的用量、比例和布置方式以生活污水的浓度和处理要求而定。
其中的水生植物包括常见的漂浮植物、浮水植物、浮叶植物和挺水植物,如:芦苇、美人蕉、香根草、水葫芦和荷花等,其中的水生动物包括鱼类、贝壳类和两栖类动物等。
图2所示为图1中的厌氧单元的结构示意图,请一并结合图1。如图2所示,厌氧单元11包括封闭垫层110、上隔离板111、下隔离板112以及软性排气管113。封闭垫层110将水塘分为上下两部分,其中封闭垫层110以下部分为厌氧区。
上隔离板111连接于封闭垫层110,下隔离板112设置于厌氧单元11的底部,上、下隔离板相间隔设置。如图所示,下隔离板112将厌氧区分成若干个反应区域。在本实用新型中,上隔离板111用于增加水路,使得污水能与微生物充分反应。
软性排气管113穿过封闭垫层110,且其出气孔曝露于厌氧单元11的水平面以上,通过软性排气管113可以将厌氧区内的沼气等气体排出。优选的,在厌氧单元11的出水位置还可以设置生物填料层114,具体可以为泡沫、塑料等,用以过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湘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湘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555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水窗刷
- 下一篇:一炉次中能够拉制多组硅芯的硅芯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