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体式燃气供热机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57107.9 | 申请日: | 2009-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70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苗苏宁;黄安宁;薛福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华安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1/10 | 分类号: | F24H1/10;F24H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樊文红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燃气 供热 机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热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体式燃气供热机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分体式燃气供热机组由热机、烟-水板式换热器和控制器组成。供热机组可为采暖系统和洗浴系统供热,供热机组的台数根据系统的热负荷定,可进行多台机组的组合。热机是将燃料转换成高温烟气的设备,由燃烧器和燃烧室组成。在燃烧器内,燃料和一定比例的空气混合后,在热机的燃烧室内充分燃烧,燃烧后产生的高温清洁烟气,由出烟口输出进入烟-水板式换热器,控制器和燃烧器连接。燃烧室由内胆、外胆和外壳组成,内胆设在外胆内,内胆和外胆之间留有循环水空间。燃烧室的外胆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入循环水空间的水和燃烧室内的燃烧气初步换热后,由出水口输出进入烟-水板式换热器进一步换热,高温烟气通过烟-水板式换热器将水加热后,再供热给外部采暖系统和洗浴系统。烟-水板式换热器的芯体由若干烟板和水板交错重叠钎焊而成,烟板和水板之间的空间为间隔的烟气通道和水通道,两个通道之间互不相通。烟板和水板为设有紊流孔的钢板。
该分体式燃气供热机组具有体积小,燃烧效率高的优点,但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着缺陷,燃烧室的内胆和外胆为方形,内胆和外胆壁上共形成8处韧角,这些韧角会使循环水空间内的水流不畅,在韧角处产生高温熔点后导致高温蒸汽产生,影响水循环,这样不仅需要停机排气,高温熔点容易还使焊接处开裂漏水。目前需要一个改进的分体式燃气供热机组以适应使用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燃烧器内水循环顺畅,坚固耐用的分体式燃气供热机组。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分体式燃气供热机组,由热机、烟-水板式换热器和控制器组成,所述热机由燃烧器和燃烧室组成,燃烧室由内胆、外胆和外壳组成,内胆设在外胆内,内胆和外胆之间留有循环水空间,内胆和外胆上设有进烟口和出烟口,外胆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烟-水板式换热器的芯体由若干烟板和水板交错重叠钎焊而成,所述内胆为圆桶形状。
上述技术方案中,圆桶形的内胆没有了韧角,循环水空间内的水循环更加通畅,同时焊接点减少,工艺更简单,成本降低,燃烧室更坚固耐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胆为圆桶形状,进一步改善燃烧室的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胆上的进水口水管壁伸入循环水空间内,出水口向下。现有的外胆上的进水口端部设在外胆壁上,端部与外胆壁相平齐,进水从平口向四周分布,阻碍了高温烟气的流通,改进后,至下而上的进水方式,使高温烟气流通更通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胆的底部为弧形,即为锅底型,锅底型的内胆既能够改善高温烟气流通的流畅性,又能改善燃烧室的冷却效果。外胆的底部也可以做成锅底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胆和外胆材料采用耐热素体不锈钢,可大大延长使用寿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烟板和水板采用耐热素体不锈钢,可大大延长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现有技术中的方形内外胆使得燃烧室内部存在8处韧角,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易产生高温旋流,排出烟气流量小,而圆桶形的内外胆,消除了高温旋流的出现,结构更简单和牢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燃烧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分体式燃气供热机组10由热机1、烟-水板式换热器2和控制器组成,热机1由燃烧器3和燃烧室4组成,燃烧室4由内胆5、外胆6和外壳7组成,内胆5设在外胆6内,内胆5和外胆6之间留有循环水空间8,内胆和外胆上设有进烟口9和出烟口11,外胆上设有进水口12和出水口13。内胆5的为圆桶形状,底部21为弧形。外胆6上的进水口管上壁20伸入循环水空间8内,出水口向下。
如图3所示,烟-水板式换热器14由进烟口16、出烟口17、换热器进水口18、换热器出水口19、烟板和水板15组成,若干烟板和水板15交错重叠钎焊成芯体。
本实施例中内胆5、外胆6、烟板和水板14的材料采用耐热素体不锈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华安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华安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571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