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泵压缩机润滑油控温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57881.X | 申请日: | 2009-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14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发明(设计)人: | 李解放;乔志强;董记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解放 |
主分类号: | F04B39/06 | 分类号: | F04B39/06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陈大通 |
地址: | 450009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缩机 润滑油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泵压缩机润滑油加热或降温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热泵压缩机润滑油控温装置。
二、背景技术:
螺杆式压缩机可分为无油式和喷油式两种。无油螺杆压缩机本世纪30年代问世时主要用于压缩空气,50年代才用于制冷装置中。60年代出现了气缸内喷油的螺杆式制冷压缩机,性能得到提高。近年来,随着齿形和其他结构的不断改进,性能又有了很大提高。再加上螺杆式压缩机无余隙容积,效率高,无吸、排气阀装置等易损件。因此,目前螺杆式制冷压缩机已成为一种先进的制冷压缩机,特别是喷油式螺杆压缩机已是制冷压缩机中主要机种之一,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螺杆式压缩机是一种高速回转的容积式压缩机,被广泛用于空调、冷冻、化工、水利等各个工业领域,是制冷领域特别是工业制冷领域的最佳机型。
由于螺杆制冷压缩机属于容积式压缩机,适用于NH3(氨)、R22(氟利昂22)等各种制冷工质,不需要对机器结构作任何改变,所以一般认为螺杆式制冷压缩机不存在困扰制冷界的CFCS工质替代问题。
蒸汽压缩式热泵系统,目前采用的压缩机的耗电量占整个系统耗电量的85%以上。制冷螺杆压缩机正常工作时润滑油的温度要控制在35℃~60℃。所以当环境温度低于35℃时,压缩机在启动时必须将油温加热到35℃以上时才能全负荷运行。特别是环境温度在10℃以下时,压缩机将润滑油油温提高至35℃一般需要25分钟以上。而目前热泵生产厂家将电辅热(加热润滑油的装置)加在油分器上,而油分器里的润滑油流动速度非常慢,油分内的油是靠温差对流来完成的,所以电辅热功率不能过大,否则会造成润滑油受热而变质。
三、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设计并制作出一种热泵压缩机润滑油控温装置。
技术方案:
一种热泵压缩机润滑油控温装置,包括油温控制器和水加热系统,油、水管道,所述油温控制器包括温控箱及位于温控箱上、下侧的出油管和进油管,在温控箱内侧设置有水排管系统,所述水排管系统的两端分别与进水管和出水管连通;所述水加热系统包括加热箱和位于加热箱上、下端的热水出水管、冷水进水管,以及加热箱内的加热器,并在热水出水管、冷水进水管上分别设有控制阀门,所述热水出水管、冷水进水管分别与温控箱的进水管、出水管连通,同时在所述温控箱的进水管、出水管上分别连通有冷水进水管及阀门、排水管及阀门。
所述温控箱内被两个竖向支撑隔板分配左、中、右三室,在右室内中部横向固定有一隔板使右室被分为右上室和右下室,在所述中室内横贯两侧板固定有一定数量的水排管,水排管连通左、右室,所述温控箱的进水管和出水管分别与右上室和右下室连通。
在所述加热箱的冷水进水管上还安装有水泵。
在加热箱两相对的内侧壁上,固定有一定数量相互错位的隔板形成使水能迂回通过的通道,在所述相邻隔板之间安装有加热管/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热泵压缩机润滑油控温装置,可以有效对冷润滑油进行快速加热,在水加热系统中,电热器首先加热水,水与润滑油通过油冷却器换热管均匀传热,并且水处于流动状态(通过水泵强制循环状),所以可以将电辅热功率做大。以一个产能为85.9万kcal(空调工况)的热泵系统为例,原来电辅热功率只能为2kw,利用本人设计的电辅热系统可以提升至10~20kw。大大缩短热泵的空载运行时间。可以使启动时间降低到10分钟以内。本实用新型尤其适用于有些热泵负荷变化比较大的工业企业,对于压缩机间歇运行,频繁启动热泵系统更为有效。
2、本实用新型的热泵压缩机润滑油控温装置,可以对高温的润滑油进行有效冷却,制冷时启动前关闭排水管上的排水阀、开启冷水进水管上的进水阀、并将加热箱上的热水出水管和冷水进水管上的阀门分别打开,关闭电热管的电源开关,启动水泵循环(1.1kw电机),降温直至35℃。同样的结果耗电量远远小于开启250kw压缩机余热的耗电量。
3、本实用新型的热泵压缩机润滑油控温装置,整体结构简单,方便,高效,非常利于推广实施。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热泵压缩机润滑油控温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温控箱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解放,未经李解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5788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精密微调镗刀
- 下一篇:聚氨酯海绵制品圆泡切割机的切割导向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