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加工汽车发动机汽缸孔的镗刀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57994.X | 申请日: | 2009-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48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峰;苏勇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市钻石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27/18 | 分类号: | B23B27/18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刘建芳 |
地址: | 450016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工 汽车发动机 汽缸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工汽车发动机汽缸孔的镗刀。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机械制造业对加工精度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诸如汽车发动机汽缸孔的加工一般采用镗刀进行镗孔,镗孔一般先粗镗,后精镗。目前,在精镗加工时,所使用的镗刀的切削部分主要是聚晶金刚石(PCD)复合片或聚晶立方氮化硼(PCBN)复合片,其复合片是聚晶金刚石(PCD)层或聚晶立方氮化硼(PCBN)与硬质合金层经高温高压压制而成,切削部分的刀尖圆弧半径为0,刀尖角的角度为105°,副偏角的角度为15°,这种结构的刀具使用寿命较短,在切削过程中对工件的加工精度及产品品质较低,经常出现缸筒漏油的问题,不能适应机械加工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使用寿命长、明显提高被加工工件精度、提升产品品质的加工汽车发动机汽缸孔的镗刀。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加工汽车发动机汽缸孔的镗刀,包括刀体,刀体前端上表面设有切削部分,所述切削部分的刀尖为圆弧结构,圆弧半径为0.225±0.02mm。
所述切削部分的刀尖角的角度为74°。
所述切削部分的副偏角的角度为0°。
采用上述结构,达到的有益效果有:
1、切削部分的刀尖部分由倒角结构改进为圆弧结构,切削部分的使用寿命大大提高,圆弧半径为0.225±0.02mm使得被加工工件的精度大大提高,切削面的光洁度等品质也大为提升。
2、切削部分的刀尖角的角度由105°改进为74°,副偏角的角度由15°改进为0°,使得该镗刀更加适合于汽车发动机汽缸孔的加工。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可以明显提高工件的加工精度,提升产品的良好品质,有效地解决了缸筒漏油的问题,延长了刀具的使用寿命,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充分适应机械加工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4是图3当中I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加工汽车发动机汽缸孔的镗刀,包括刀体1,刀体1前端上表面设有切削部分,切削部分包括聚晶金刚石(PCD)或聚晶立方氮化硼(PCBN)材料层2和硬质合金层3,聚晶金刚石(PCD)或聚晶立方氮化硼(PCBN)材料层2和硬质合金层3压制为一体,硬质合金层3钎焊在刀体1上。切削部分的刀尖4为圆弧结构,圆弧半径r为0.225±0.02mm。切削部分的刀尖角β的角度为74°,副偏角α的角度为0°。
该切削部分的刀尖4的圆弧结构、圆弧半径r=0.225±0.02mm、刀尖角β=74°及副偏角α=0°确保在精镗汽车发动机汽缸孔时,可以延长切削部分的使用寿命、充分提高汽缸孔的精度,解决了缸筒漏油的问题、充分提高工件的良好品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市钻石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市钻石精密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5799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化天然气加气用金属软管
- 下一篇:高性能玻璃纤维增强水泥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