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含铬电镀废水处理和铬离子回收的新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58606.X | 申请日: | 2009-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878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2 |
发明(设计)人: | 冯长根;曾庆轩;周从章;李明愉;李建博;司徒百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门市普润水处理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62 | 分类号: | C02F1/62;C02F9/02;C02F1/42;C02F10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广东省江门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镀 废水处理 离子 回收 设备 | ||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水处理和金属离子回收的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含铬电镀废水处理和铬离子回收的新设备。
二、背景技术:含六价铬废水广泛存在于电镀、冶金生产领域,不仅造成资源的损失,而且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含六价铬废水的排放受到严格控制。电镀废水处理在处理工艺中常使用化学沉淀法、电解法、膜分离法、普通离子交换法等处理方法。但以上系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且不能做到零排放和金属离子的有效回收和金属离子的有效回收。
离子交换法是处理含铬废水的有效方法,相比其他处理方法具有处理成本低,可回收六价铬的优点,专利CN101172676A实用新型了离子交换树脂处理含六价铬废水的方法,由于离子交换树脂形状为颗粒状,强度弱,使用过程中易破裂和孔道堵塞而中毒失效,再者其交换速度慢,交换容量小,并且再生和维护操作复且树脂杂,限制了树脂在电镀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离子交换纤维是在离子交换树脂基础上开发的一种新的纤维状的离子交换材料。离子交换纤维实际上是以纤维素为骨架的离子交换剂,离子交换基团大多存在于纤丝表面。在离子交换过程中,纤维相对于树脂,减少了离子在颗粒中的渗透过程,大大提高了离子交换的速度。离子交换纤维还有比较大的比表面积,对微小的固体颗粒也有吸附作用,并且离子交换纤维有很好的吸附选择性。
三、实用新型的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季胺型强碱性离子交换纤维处理电镀废水,能够达到六价铬废水零排放且对六价铬金属离子实现高纯度回收的含铬电镀废水处理和铬离子回收的新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含铬电镀废水处理和铬离子回收的新设备,含有至少两个除铬柱,所有除铬柱均由外壳和季胺型强碱性离子交换纤维组成,并且每一除铬柱的上下两端分别安装一个控制阀组,所有除铬柱通过其上端的控制阀组分别与含铬电镀废水和再生液连通,所有除铬柱通过其下端的控制阀组分别与干净水排管和浓缩液排管连通,前一个除铬柱的下端通过控制阀组与下一个除铬柱上端连通,最后一个除铬柱的下端通过控制阀组与第一个除铬柱上端连通,实现循环交换和再生。
设置至少一个过滤柱,所有过滤柱串接在一起,其前端进口与所述含铬电镀废水连通,其后端出口与所有所述除铬柱上端连通。
所述再生液为纯碱液,浓度不超过10%,或为纯NaCl溶液,浓度不超过10%,或为碱液和NaCl溶液的混合液,其中碱液不超过2.5%,NaCl溶液不超过7.5%。
所述除铬柱中季胺型强碱性离子交换纤维体积为0.04~0.4m3,除铬柱外壳材质为有机玻璃或不锈钢,并且,季胺型强碱性离子交换纤维分为四段装填,每两段季胺型强碱性离子交换纤维都有一定空间,季胺型强碱性离子交换纤维总高度占全柱高度的4/5。
所述过滤柱的外壳中装有pp纤维棉或石英砂,以除去含六价铬电镀废水中固体杂质。每一除铬柱的下端均设置一台六价铬在线检测仪。
所述控制阀组由一个四通阀构成,或由两个三通阀构成,或由三个或四个两通阀构成,并且,控制阀组由控制系统进行自动调整控制;所述除铬柱的个数为两个、三个、四个、五个或六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季胺型强碱性离子交换纤维对含六价铬(Cr(VI))的电镀废水进行处理,所有淡水全部回用或者大部分回用,且达到六价铬Cr(VI)废水零排放,同时对六价铬金属离子实现高纯度回收利用的目标,显著减少电镀行业对环境的污染,可有效节约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并实现设备投资回收,解决了长期以来电镀生产废水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和电镀废水处理成本高的问题,推动和促进电镀行业的清洁化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2.本实用新型首次采用季胺型强碱性离子交换纤维用于电镀废水处理,纤维吸附-再生时无膨胀收缩,解决了树脂因再生与吸附过程产生的周期性收缩与膨胀造成树脂大量破裂流失的问题,且吸附性能好,使用寿命高,可长期频繁再生,再者纤维的通水阻力小,吸附速率快,且有很高的选择性。而且吸附装置可采用orp、电导和光学控制系统监控吸附、清洗和再生过程并且可以自动化操作,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不仅可以回收99%以上的电镀废水中的六价铬离子,而且可以在运行过程中使水、酸和碱的用量降低到最低。
3.本实用新型采用离子交换纤维去除废水中的六价铬离子,与化学法相比不仅减少了各种化学剂的加入量,降低了处理成本,而且降低了处理后废水的含盐量使水资源实现恶劣循环利用,还可以回收较高纯度的含六价铬的溶液,因此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门市普润水处理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江门市普润水处理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586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CNC多轴联动球面切割机
- 下一篇:水处理塑钢储水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