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数控感应淬火机床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58726.X | 申请日: | 2009-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143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7 |
发明(设计)人: | 梁百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百仁 |
主分类号: | C21D1/62 | 分类号: | C21D1/62;C21D1/42;C21D1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1234 | 代理人: | 曹继红 |
地址: | 4719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控 感应 淬火 机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加工热处理领域的机床设备,具体来说是涉及一种数控感应淬火机床。
背景技术
零件淬火的质量是决定零件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机械热加工领域常用的淬火机床多采用液压动力,这种机床受温度变化和油质稀稠、以及密封的影响比较大,造成工件淬火时的升降运动速度不稳,从而会造成淬火深度不均,导致合格率下降,而零件淬火时的远动方式主要由升降运动和旋转运动组成,零件的升降大都是采用液压缸和丝杠带动,这种模式的机械传动效率较低,虽然现在有的采用了滚珠丝杠,提高了机械传动效率,但滚珠丝杠的可逆性降低了机床的承重能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新型数控感应淬火机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一种新型数控感应淬火机床,包括:电机,蜗轮蜗杆减速机,链轮,链条,机床顶尖座,配重,旋转电机,中空轴,传动轴,顶尖,两翼,带轮一,带轮二和数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连接于数控系统,其输出端接与蜗轮蜗杆减速机;所述的链轮安装于蜗轮蜗杆减速机的输出轴上,链条一端固定于机床顶尖座,其另一端设置有配重;所述的传动轴位于中空轴内,其上端接与位于中空轴上方的旋转电机的输出端,下端设置为带轮一,带轮一通过同步带与安装在顶尖底部的链轮二相连接;所述的两翼位于带轮一上方,固定于机床顶尖座上。所述的顶尖位于机床顶尖座上与两翼相对的一侧上方。
使用这种数控感应淬火机床的优势在于:结构简单,承重能力强,使用寿命长。蜗轮蜗杆减速机的使用解决了液压淬火机床传动效率和机床承重的难题,采用的数控系统,可按照需要设置淬火零件相应的移动距离,操作精确,淬火效果好。传动轴可以同时满足升降和旋转运动的要求,大大简化了机床的结构,使得操作和维修更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一种新型数控感应淬火机床,包括:电机1,蜗轮蜗杆减速机2,链轮3,链条4,机床顶尖座5,配重6,旋转电机7,中空轴8,传动轴9,顶尖10,两翼11,带轮一12,带轮二13和数控系统1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1连接与数控系统14,其输出端接于蜗轮蜗杆减速机2;所述的链轮3安装于蜗轮蜗杆减速机2的输出轴上,链条4一端固定于机床顶尖座5,其另一端设置有配重6;所述的传动轴9位于中空轴8内,其上端接与位于中空轴8上方的旋转电机7的输出端,下端设置为带轮一12,带轮一12通过同步带与安装在顶尖10底部的链轮二13相连接;所述的两翼11位于带轮一12上方,固定于机床顶尖座5上;所述的顶尖10位于机床顶尖座5上与两翼11相对的一侧上方。
使用时链轮3带动机床顶尖座5作上下运动,链条另一端配重6的量由所需淬火的工件来决定;数控系统14的速比可调;旋转电机7带动中空轴8内的传动轴9经过同步带传动,带动顶尖10旋转;两翼11的作用为承重和导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百仁,未经梁百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5872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结构改进的镀锡槽
- 下一篇:葡萄酒蒸馏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