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视型可升降果品采摘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58727.4 | 申请日: | 2009-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240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0 |
发明(设计)人: | 王一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一飞 |
主分类号: | A01D46/247 | 分类号: | A01D46/247;A01D46/20;A01D46/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视 升降 果品 采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摘机,特别是一种可视型可升降果品采摘机。
背景技术
在收摘带蒂的水果时,传统使用手剪落蒂,这样造成手掌、手指肌肉疲劳酸软,严重影响采摘效率,造成采摘成本增加等弊处。现有的果品采摘机,有便携免加水高能蓄电池配合微型操作手柄及切割刀片为一体的采摘机,虽能解决传统手工,但存在不能采摘生长位置较高或很高的水果、干果等不宜徒手采摘的果实的问题;也有根据植株高矮情况设计有伸缩手柄的采摘机,但对于一些高处果品的大小、是否成熟等因素不能清晰辨别。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视型可升降果品采摘机,主要用于采摘生长位置较高或很高的水果、干果以及果皮长有毛刺、不宜徒手采摘的果实,也可采摘人手可及高度的果实。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视性可升降果品采摘机,包括:承重固定支架、万向支架、升降杆、横杆、平衡杆、微型摄像头、采摘拉线、圆形摇臂、采摘手柄杆、充电电池、液晶显示器、刀片、导接软管、刀片复位弹簧,其特征在于:万向支架装于承重固定支架上;可上下自由伸缩的升降杆装于万向支架接口处,升降杆底部装有充电电池,升降杆顶端装有横杆;横杆一端设有平衡杆,横杆中部上面设有微型摄像头,另一端设有刀片、刀片复位弹簧和固定导接软管的圆环;刀片、圆形摇臂之间用采摘拉线连接;圆形摇臂固定于升降杆上便于人手操作处;液晶显示器设于升降杆上便于目测处;充电电池、微型摄像头、液晶显示器之间电线连接。
本实用新型可视型可升降果品采摘机,是一个机械臂代替人的攀树、蹬高来采摘果品的一种采摘工具;其除了可以采摘果品,另外可以进行高空探测,也可以高空看电表。体积小、重量轻、经久耐用、作业安全、使用简单灵活、显著提高劳动工效等特点,零部件用损后可以更换或修理,购置和使用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可视型可升降果品采摘机结构图
图2是可视型可升降果品采摘机刀片部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阐述。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视型可升降果品采摘机,包括:承重固定支架1、万向支架2、升降杆3、横杆4、平衡杆5、微型摄像头6、采摘拉线7、圆形摇臂8、采摘手柄杆9、充电电池10、液晶显示器11、刀片12、导接软管13、刀片复位弹簧14,其特征在于:万向支架2装于承重固定支架1上;可上下自由伸缩的升降杆3装于万向支架2接口处,升降杆3底部装有充电电池10,升降杆3顶端装有横杆4;横杆4一端设有平衡杆5,横杆4中部上面设有微型摄像头6,另一端设有刀片12、刀片复位弹簧14和固定导接软管13的圆环;采摘拉线7连接刀片12后,穿过横杆4上的固定装置至设有平衡杆5的一端,再沿升降杆3向下连接至圆形摇臂8;采摘手柄杆9设于圆形摇臂8上;圆形摇臂8固定于升降杆3上便于人手操作处;液晶显示器11设于升降杆3上便于目测处;充电电池10、微型摄像头6、液晶显示器11之间电线连接。
木本和藤本植物果实生长高度大多在2米以上,其中又以4-6米的居多,明显超过了采摘者伸手可及高度。为了提高采摘作业高度,采摘者往往采用爬树、站在楼梯或其他物体上、将树枝下拉等办法采摘果实。爬树采摘不安全且工效低,站在楼梯或其他物体上操作不灵便,且增加的高度有限,将树枝下拉容易对果树造成损伤。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时主要用于采摘生长位置较高或很高的水果、干果以及果皮长有芒刺、不宜徒手采摘的果实,也可用于采摘人手可及高度的果实,且能明显提高采摘工作效率。其采摘对象既包括水果、干果等可以直接食用的果实,又包括不可食用或不可直接食用的经济林果实。采摘时可手动移动该采摘机,通过液晶显示器11观察果品状况后,摇动采摘手柄杆9带动刀片12切断果蒂,果实通过导接软管13滑落至袋中,保护了果实不被摔伤。它解决了不用攀树、不用蹬高就可以清晰的看见果品的大小,是否成熟,并能很好的保护果实不被摔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一飞,未经王一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587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