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夹链袋模头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58883.0 | 申请日: | 2009-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661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1 |
发明(设计)人: | 林汉能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汉能 |
主分类号: | B31B1/90 | 分类号: | B31B1/9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董惠石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夹链袋模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夹链袋模头,尤指一种利用模心的螺旋状流道,以及模盖与模仁及模片间形成的余隙压缩,而使聚丙烯夹链袋于成形上更加快速、稳定的创新夹链袋模头。
背景技术
塑料袋的研发提供了人们放置家用物品、工业用品、食品及药品…等物的便利性,而将物品容收于塑料袋后,在做封口上一般则是塑料袋袋口直接打结或是以橡皮筋圈绕等方式,将塑料袋口封合,以避免容装于塑料袋内的物品掉出,然而,以打结或是以橡皮筋圈绕的方式将袋口封合,不仅外观上不甚美观,而且亦无法有效将袋口封紧,若容装物为流体物质,便常有渗露的情形。
为了方便物品容装于塑料袋体时,于塑料袋体封口上更具便利性及美观性,有业者研发生产出一种在塑料袋体开口端处结合一由嵌槽及嵌条相互嵌合的夹炼,而此具有夹炼的塑料袋体,即称之为“夹链袋”。
传统夹链袋大都是以分子稳定性较佳的聚乙烯(polyethylene,PE)所制成,以便易制造成形,然而,聚乙烯制成的夹链袋,虽制作容易,却有不耐热、绝缘性低,且成形后色泽、透明度差等缺失,故在实际使用上仍有其不足之处。
而为了提供消费者成形色泽、透明度高及耐热、绝缘性佳的夹链袋,因此,夹链袋业者无不研拟以透明度与耐热、绝缘性都较高的聚丙烯(Polyproylene,PP)来生产制作夹链袋,由于聚丙烯的分子稳定性较差,故于实际制造上要将聚丙烯原料制作成夹链袋是相当不易,现有夹链袋模头,主要是利用上、下往复弯延的流道,以压缩聚丙烯原料,加温的聚丙烯原料分子即可以在此上、下往复压缩之间,达到稳定分子效果;然而,聚丙烯原料在加压程序须经由此上、下往复流道,故制程上极为耗时。
因此,本设计人有鉴于现有聚丙烯夹链袋成形不易、加工费时等弊失,借助其多年于相关领域的制造及设计经验和知识的辅佐,并经多方巧思,研创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可以使聚丙烯夹链袋于成形上更加快速、稳定的夹链袋模头。
于是,为了达到上述实施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夹链袋模头包含:一模心,使其上缘形成组立部,再使该组立部往中央束缩成形主体部,又于该主体部连伸而下形成锥状导流部,另由该导流部往下连伸形成接合部,再于该模心上端中心处设有一入料孔,并由此入料孔延伸而下与设于主体部侧边的出料孔相连通,又使主体部周壁在位于出料孔下方处形成螺旋状的流道,再于模心上设一入气孔,且使该入气孔往模心内部延伸,而与成形于模心底部中央的出气孔相连通;一模身,于中心形成一通孔,以供模心的主体部及与主体部相连接的导流部和接合部设置于内,并使该通孔对应模心的主体部、导流部及接合部而成形,而使通孔与模心的主体部、导流部及接合部形成有间隙,另模心的组立部则抵靠于模身上端面,以与模身相组接;一模盖,组装于模身下方,并于其中心形成一贯孔,以与模身的通孔相对应;一模仁,组设于模盖的贯孔中,并与模盖的贯孔间形成有余隙,再使该模仁与模心的接合部相组接,又于此模仁中心贯穿有穿孔,以与模心的出气孔相对应;一模片,组设于模盖的贯孔内,且与模盖的贯孔间形成余隙,又使该模片与模仁底部相组设,再于该模片中心成形透孔,以与模仁的穿孔对应相通。
再者,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于模仁侧边设有至少一个以上流孔,以贯穿至模仁底部,并于模仁下方所设模片,于对应该流孔,成形有公、母扣模穴,再进一步设有押出机,以与模仁的流孔相接设,依此,即可押出不同原料、颜色或公、母扣的形状,而变化出多种夹链袋的形式。
借由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较之下,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特点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夹链袋模头利用螺旋状流道将加温的聚丙烯原料予以加压,随即沿流而下,经模盖与模仁及模片形成的余隙压缩后,再吹制、封切成形夹链袋,依此,与现有的夹链袋模头须经由上、下往复流道加压、压缩的制程相较下,本实用新型成形夹链袋的制程更为快速省时且稳定。
2.本实用新型的夹链袋模头进一步于模仁侧边设有至少一个以上流孔,以贯穿至模仁底部,并于模仁下方模片,对应该流孔处,成形有公、母扣模穴,又进一步设有押出机,以与模仁的流孔相接设,依此,即可押出不同原料、颜色或公、母扣的形状,而变化出多种夹链袋的形式。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实施例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汉能,未经林汉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588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行车发电装置及同轴定位套
- 下一篇:一种机器人控制柜防护罩